广东惠州,一妈妈花15元带女儿剪头发,回家洗头时女儿说后脑勺刺手 妈妈以为是碎发没清干净,扒开头发一看,差点没站稳——里面的头发全被掏空了,只剩一层薄发贴在头皮上 事情发生在惠州某商场。母女俩逛商场时,见理发店玻璃上贴着“儿童剪发15元”的海报,妈妈想着女儿头发快到肩膀,天热出汗黏在脖子上,就带她进去。跟理发师说“剪到下巴长度,稍微打薄点”,妈妈就坐在旁边的沙发上看视频。没几分钟,理发师喊“好了”,妈妈抬头一看,女儿头发刚好到下巴,发梢还卷了点,挺可爱,付了钱就拉着女儿走了 回家路上,女儿一直挠后脑勺,说“有点扎”。妈妈以为是剪发时掉的碎发没扫干净,到家就给女儿洗头。打湿头发后,妈妈用梳子梳后脑勺,突然梳到一片光秃秃的地方,扒开头发一看,里面的头发全被剪得只剩1厘米,像被掏了个洞,周围的头发盖在上面,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妈妈瞬间火了,拿起手机翻出理发店的收据,上面写着“儿童剪发+打薄”。她想起前几天刷到的新闻,说有理发师偷偷剪儿童头发卖钱,因为儿童头发没染没烫,比成人头发贵一倍。她赶紧给商场客服打电话,客服说“我们会联系理发店了解情况”,结果等了半天,只收到商场的一条短信:“抱歉给您带来不便,我们已批评理发师” 为什么理发师要偷偷掏空女儿的头发 ① 卖头发赚钱:据收头发的商贩说,10厘米以上的儿童头发,每克能卖2-3元,女儿的头发有20厘米,大概能卖100元,比剪发的15元赚得多 ② 逃避责任:表面剪短符合家长要求,里面掏空不容易被发现,就算家长找来,也能说“是打薄的效果” ③ 节省时间:掏空里面的头发,不用仔细剪层次,几分钟就能搞定,能多接几个客人 其实,这种“表面功夫”的剪发方式,早就被行内人称为“偷发术”。去年深圳就有一起类似案例,妈妈带5岁女儿剪头发,理发师说“打薄能让头发更清爽”,结果回家发现里面的头发被剪得只剩一点,找理发师理论,对方说“你自己要求打薄的”。后来妈妈调了监控,才发现理发师在剪发时,偷偷用推子推掉了里面的头发,藏在围裙里。最终,理发店赔偿了妈妈800元,并公开道歉。而这次惠州的事件,妈妈找商场投诉,却只得到一个“批评”的结果,让很多网友觉得“太敷衍” 有网友说“我女儿也遇到过,理发师说打薄,结果里面全空了,找他还说我不懂行”;还有网友反驳“家长自己没说清楚,打薄本来就会这样”。我觉得,打薄是剪层次,不是掏空,理发师明显是在偷换概念。就算家长没说清楚,理发师也应该问清楚,而不是偷偷剪头发卖钱 我觉得,家长带孩子剪头发时,一定要全程盯着,不要怕麻烦。遇到问题及时拍照片留证据,找消协或工商投诉,维护自己的权益。而理发店要想长久做下去,就得讲诚信,靠偷卖头发赚钱,迟早会被曝光,到时候谁还敢来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这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