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其实没必要跟美国在台海死磕,更没必要为了湾湾而跟美国动手,解放军完全可以抄对付日本的老路子,就像当年慢悠悠收拾钓鱼岛那样,把这招“熬鹰”的玩法用在台湾身上。拖久了,美国估计也得消停,具体操作流程详见2月下旬,解放军在台岛附近40海里搞的那场实弹演习,就一目了然了。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国家主权的核心内容,也是国际上高度敏感的话题。很多人以为解决问题非得硬碰硬,但事实并非如此。 大陆其实没必要为了台湾和美国正面交锋,也不需要为了应对美国而轻易动武。通过历史经验和现实操作来看,一种叫“熬鹰”的策略,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招在钓鱼岛已经被验证过真章。 2012年日本搞所谓“购岛”闹剧后,咱们没立刻动武,而是让海警船慢慢加码巡航,从最初每月几趟到后来日常值守,日本巡逻船从对峙到避让,几年下来就悄然掌握了主动权,既没给对方扣侵略帽子的借口,又实打实强化了实际控制。 而在台海这盘棋里,这招照样好用,2024年2月下旬那场台岛40海里外的实弹演习,就是最鲜活的操作示范。解放军没提前打招呼,直接在高雄、屏东外海划设演习区,32架次军机里22架次跨过所谓“海峡中线”,075型两栖攻击舰带着舰艇编队开炮练手,连金门水域都来了两趟海警船巡航。 这种突然但克制的动作最妙,台防务部门只能仓促跟监,美国也没法喊军事挑衅,毕竟主权海域内的演习合情合理。 更关键的是这种动作在变成常态,2023年解放军军机越中线次数就超1700架次,2024年涨到2002架次,2025年上半年刚过就破了1000架次,金门周边的海警巡逻都到了77次。 这就像给台湾和美国上了渐进紧箍咒,今天能在40海里演习,明天就能在更近的地方练反潜,后天无人机就能把全岛周边逛成后花园,解放军在家门口行动,后勤成本几乎可以忽略,美国要干预就得跨太平洋折腾,光印太司令部每月燃油费就超1亿美元,里根号航母还因高强度执勤提前大修花了3亿多。 美国自己也算过账,CSIS推演显示介入台海72小时就可能丢一个150亿美元的航母战斗群,飞行员伤亡率超40%,东风-21D、东风-17这些导弹让美军航母根本不敢靠近。 经济上更要命,美国92%的先进芯片靠台积电,台海一动纳斯达克得暴跌12%,中国攥着70%稀土供应,真卡脖子美军生产线都得停摆。 盟友也不靠谱,日本私下劝美军别冲动,东盟跟中国贸易额是跟美国的近3倍,谁愿陪美国玩命?连51%的美国人都不支持“为台湾流血”。 说到底,“熬鹰”不是消极等待,是用低成本消耗换战略主动,钓鱼岛已经证明,慢慢磨能不战而改变态势;台海现在的常态化行动,就是在一点点封死外部干涉的空间,美国再横也架不住长期赔本赚吆喝,台独势力更扛不住温水煮青蛙的压力。 这种不跟你死磕但步步紧逼的玩法,才是真正的高明——既守住了主权底线,又让对手在无尽消耗中逐渐认清现实,毕竟时间从来都站在我们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