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要把赤兔马送关羽,而不是许褚和徐晃?原因并不简单,背后是深深的算计。 赤兔马的归属从来不是单纯的“论功行赏”所能决定的。自打吕布在白门楼丧命,这匹曾让董卓甘愿掷出千金的宝马,就成了曹操手中极具特殊价值的“战利品”。 曹操有自己的盘算,把赤兔马送给宗室将领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或手下的猛将许褚、徐晃等任意一人,不过是锦上添花。 但关羽不一样,他早就明确提出了“降汉不降曹”的条件,既不接受曹操授予的官职,对送来的金银珠宝与美女也毫不动心。 曹操深谙“雪中送炭远胜锦上添花”的笼络诀窍,面对关羽这类人,必须用“非功利性的稀世珍品”来打破他的心理壁垒。赤兔马恰好完美满足了所有要求:它是天下人公认的绝世珍宝,赠予他人时既显诚意又有面子;它不涉及兵权分配,不会引发老部下的不满;而且它精准戳中了武将心中最根本的喜好。 官渡之战爆发前,曹操正面临着猛将数量足够但超一流猛将稀缺的尴尬局面。许褚尽管骁勇善战,却没办法斩杀颜良这样的顶级敌将;徐晃擅长奔袭作战,却难以打破白马之围的僵局。 袁绍麾下的“河北四庭柱”让曹营上下都倍感压力,当颜良在白马战场上接连斩杀宋宪、魏续时,曹操的营帐里竟然没有一个人再敢应声出战。 而骑着赤兔马的关羽,却轻松斩杀了颜良。颜良是超一流武将,被关羽秒杀,固然有实力上的差距,但赤兔马的速度也是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就是所谓的“装备加成”。 曹操把赤兔马送给关羽时,未必没有预料到关羽日后可能会离开曹营。但在他的政治算计里,不管关羽最后留下还是离开,自己都是赢家。 要是关羽选择留下,曹操就能得到一员超一流猛将,赤兔马不过是前期投入的成本;要是关羽决定离开,曹操就能收获好名声。 当关羽开启千里走单骑的旅程时,曹操不仅拒绝了部下追杀的提议,还派人送去通关文书,正是为了打造自己“宽容爱才”的形象。这种形象对天下人才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 后来张郃、庞德等人纷纷投奔曹操,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曹操善待关羽这个故事的影响。 更巧妙的是,这一做法还能对刘备形成隐性打击。曹操明明知道关羽寻找兄长的心思,却还是送给他能日行千里的宝马,表面上看像是成人之美,实际上暗藏算计。 关羽赶路的速度越快,刘备的行踪暴露得就越早;而且关羽带着赤兔马这样明显的“曹营印记”回到刘备身边,难免会引起袁绍对刘备的怀疑。 事实果然像曹操预料的那样,关羽斩杀颜良后,袁绍当即怒斥刘备:“你的弟弟杀了我心爱的将领,还有什么话好说!” 袁绍甚至差点杀了刘备,这正是曹操希望看到的局面。不过,袁绍好谋却武断,在刘备的“解释”下消气。刘备见袁绍成不了事,便悄然离开。 曹操尽管未能假袁绍之手除掉刘备,但也达成了让刘备离开的目的。否则,在官渡之战,若是刘备带着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去守乌巢,你让曹操怎么打? 赤兔马最终跟着关羽败走麦城,之后绝食而死,这个结局印证了这场赠予的悲剧色彩。但曹操从来没有因此后悔 , 他只用了一匹马的代价,既解除了官渡之战的危机,又赢得了天下人的心,还在史书中留下了“爱才惜才”的美名。 多年后,当曹操在华容道被关羽拦住时,问道:“云长,你还肯记得往日的恩情吗?” 曹操的这句话,其实是带着几分真心,他当年送赤兔马时的算计,在时光的流逝中,早就融入了对关羽的真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