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9月24日,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宣布:中国与印度因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成为乌克兰战

9月24日,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宣布:中国与印度因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成为乌克兰战争的“主要资助方”。一句话把两个亚洲大国推上风口浪尖,也把“谁真正在给战争输血”的问号甩给全球。   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把中国和印度打成乌克兰战争“主要资助方”,这话听起来义正辞严,可扒开数据和事实的底裤,满是自相矛盾的虚伪。   国际能源署确实有数据,2023年俄罗斯石油日均出口720万桶,中印合计吃下近80%,可这数字背后的故事,特朗普压根没敢提。   他嘴里的“资助”论,就像用尺子量别人时眯着眼,量自己时却把尺子折成了弯的,双标的痕迹重到遮都遮不住。   先说说特朗普没讲的美国操作。所谓的“价格上限”政策本就是个自欺欺人的幌子,2023年同一时期,美国财政部连发三张豁免许可,允许希腊、意大利油轮继续运送俄油,只要每桶不超过60美元。   这哪是限制,分明是给俄油出口开了个合规通道。要知道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是其财政重要来源。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3年9月俄罗斯石油出口量达到760万桶/日,创下去年7月以来的新高,当月收入更是高达188亿美元,这其中少不了那些拿着美国豁免许可的油轮在海上奔波的功劳。   美国一边喊着要限制俄罗斯能源收入,一边又给运输渠道开绿灯,这算不算是“间接资助”?特朗普没说,也不敢说,毕竟承认了就等于打自己的脸。   欧盟的做法更绝,嘴上对俄罗斯能源制裁喊得震天响,身体却诚实地很。2022年12月欧盟对俄罗斯海运原油实施禁运,2023年2月又禁运成品油,可转头就把核能原料铀-235排除在制裁名单外。   2023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铀-235金额达12亿欧元,同比还反增8%。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从俄罗斯买浓缩铀的量在2023年上半年直接翻倍,达到416吨,这是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支付金额6.965亿美元,占美国浓缩铀进口份额的32%。   要知道全球近一半浓缩铀由俄罗斯生产,美国每20个家庭和企业中就有一个靠俄罗斯铀供电。按特朗普“买能源就是资助”的逻辑,美国和欧盟岂不是早就成了“资助大户”?   可这些事实在特朗普的发言里连个影子都没有,合着只有亚洲国家买能源算资助,美欧买核燃料就成了合理贸易?   再看俄油出口格局的变化,这根本不是中印主动“资助”的结果,而是美欧制裁逼出来的。   2022年第一季度,俄罗斯还是欧盟最大石油供应国,份额占26%,可随着欧盟制裁落地,到2023年第一季度,俄罗斯在欧盟石油进口中的份额暴跌到3.2%。   原本流向欧洲的乌拉尔原油没了去处,印度才顺势接盘,2023年上半年俄罗斯在印度原油进口中的份额从2022年同期的6.4%飙升到31.3%,进口额从51亿美元涨到229亿美元,增长350%。   中国呢,2023年前8个月从俄罗斯进口原油7120万吨,同比增加25%以上,占国内总进口量的19%,这不过是全球能源贸易格局调整下的正常市场行为。   美欧自己把俄罗斯石油赶出欧洲市场,却反过来指责中印接盘,这就像把人家的饭碗砸了,还骂别人捡剩饭吃,天底下没这么不讲理的道理。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完全回避了美西方对乌克兰的直接资助。自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援助,欧盟各国也纷纷跟进,这些真金白银直接流向战场,难道不算“给战争输血”?   按照“资助”的定义,直接提供武器装备和资金支持,比购买能源这种正常国际贸易对战争的影响直接得多。   可在特朗普的叙事里,这些都成了“正义援助”,只有中印买石油成了“资助战争”,这种双重标准简直离谱到了极点。   说到底,战争资助怎么算,特朗普心里门儿清,只是故意装糊涂。他把“按下购买键的买家”当靶子,却对“发起制裁、逼出替代买家的推手”身份绝口不提;   他盯着中印的能源进口数据,却无视美欧自己大量购买俄罗斯核燃料的事实;   他把正常的能源贸易污蔑为“资助”,却把对乌克兰的直接军事援助美化为“支持”。这种选择性失明的做法,本质上是为了转移视线,掩盖美欧在这场战争中的真实角色。   全球能源贸易本就基于市场规律和各国需求,中印购买俄罗斯石油,是为了保障自身能源安全,遵循的是互利共赢的原则,而且交易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   反观美欧,一边搞制裁一边开豁免,一边骂别人买能源一边自己大量进口核燃料,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才是对国际秩序的破坏。   判断谁在“资助战争”,不能看谁的嗓门大,而要看事实和数据。特朗普的言论不过是政治操弄的把戏,稍微用数据一比对,就露出了虚伪的真面目。   真正该反思的,是那些一边制造能源贸易扭曲一边还倒打一耙的国家,别再用双重标准当遮羞布,因为事实永远比谎言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