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讨薪无望,情绪崩溃下他砸了亲手装修的理发店!检察履职一路接力,传递司法温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知道自己做的不对……感谢你们帮我讨回孙子的‘救命钱’。”近日,在接到检察官电话时,刘某几度哽咽,连声道谢。

52岁的刘某老家河南,常年在杭州打零工。2024年12月,经老乡介绍,他接了包工头龚某某的活,给一家理发店做装修。20多天后,工程完工,刘某找龚某某要工钱,结果对方以各种理由一直不肯支付,刘某报警。在民警协调下,龚某某写下一张4900元的欠条,承诺四天内结清。可四天过去,龚某某不仅没付款,还失联了。

眼看拿回工钱无望,刘某情绪崩溃冲进理发店,举起锤子砸了自己亲手完成的装修……2025年7月,刘某因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被移送至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刘某这才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他和家人想尽办法东拼西凑,赔偿理发店2.5万元并真诚道歉,最终获得对方谅解。

2025年8月,综合考虑刘某系因维权无门激情犯罪、且已取得谅解等情节,萧山区检察院依法对其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刑事案件已办结,但检察官的心情却无法平静:刘某因维权方式失当受到法律的惩罚,但其作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样应受法律保护。于是,该案线索被移送至民事检察部门。

民事检察官启动特定群体维权快办机制,主动联系刘某。“我没文化……这钱我肯定是要不回来了。”电话那头,刘某情绪低落。检察官耐心解释民事支持起诉职能,表示将帮助他依法维权。刘某逐渐重拾信心,并提出了支持起诉的申请。

然而,案件取证过程困难重重:刘某和龚某某没有书面合同,聊天记录被删,就连龚某某写下的那张欠条,也被刘某愤怒之下丢弃……检察官细致审查刑事卷宗,发现刘某曾多次报警讨薪,于是迅速对接公安机关,调取相关处警记录,最终固定了龚某某欠薪的关键证据。

2025年8月11日,萧山区检察院向法院发出支持起诉书,并协助刘某申请法律援助,指派律师帮助诉讼。为帮助他尽快讨回工资,检察官当日即联系龚某某,组织双方调解。

当天,刘某千里迢迢从老家赶来,但龚某某却称临时有事无法到场,要求改期调解。检察官当机立断,将调解从线下转为线上。最终,在多方努力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刘某被拖欠的4900元工钱终于全部到账。

办案中,检察官进一步了解到,刘某家境困难,7岁的孙子自3岁起罹患重病,治疗费用高。孩子父母因长期陪护无法工作,全家重担都落在刘某一人肩上。对此,检察机关决定启动司法救助程序。经审查,刘某家庭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为减轻其奔波负担,检察官通过“全域检察e站”线上指导刘某提交申请,并协调加快审批流程。近日,刘某一家收到了3万元司法救助金,解了孩子治病用钱的燃眉之急。

记者:许梅

通讯员徐丽娜高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