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羌笛一曲丝绸路,胡马千年五彩弦。丝绸之路横贯中西、跨越文明、贯穿古今。
"停靠在连云港新东方集装箱码头26泊位的'海丰仁德'轮,装载500标箱发往越南胡志明港、泰国林查班港,下一港是青岛。"在连云港新东方集装箱码头公司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屏幕实时显示码头作业数据。日前,中华工商时报记者跟随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连云港,感受这座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如何展现"一带一路"交汇点的独特活力。
跨越山海的丝路"加速度"
"物流服务效率越来越高。"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阿金汉来自哈萨克斯坦,他拿着小麦样品向采访团展示,"这是从中亚运来的优质粮,这种小麦蛋白质比较高。"
"过去我们运输小麦的自有集装箱运抵东南亚后,因没有返程货物只能空箱返回或就地变卖。"阿金汉坦言传统跨境物流的局限。
如今,连云港海关创新的"一箱到底"模式打破了这一困局--哈萨克斯坦小麦在装车时直接使用可全球循环的远洋集装箱,封箱后全程不拆封、不换箱,铁路直达连云港后直接吊装。
高效运输的背后是跨国家、跨部门的系统协同。海关、铁路、港口共建"绿色通道",多式联运海关辅助管理系统将货物在港核销放行时效提升70%。今年1-8月,中哈物流基地累计完成操作量18.7万标箱,同比增长2.15%。
"除了一箱到底,我们还加快推广应用铁路快速通关等便利措施,助力拓展班列货源,保障班列持续健康发展。"连云港海关驻港区办事处物流管理科副科长刘芸良补充道,下一步,连云港海关还将积极支持连云港-徐州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深化与沿线海关合作。
辐射104个国际站点的黄金网
在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管理委员会物流发展部部长刘知斌向记者展示了一组亮眼数据:"1-8月园区完成物流量5337万吨,同比增长11.89%,中吉乌公铁联运班列累计发运426车。"
目前,连云港已构建包括中亚五国、中吉乌、中俄、跨里海等6条国际班列线路,覆盖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5个出境口岸,辐射亚欧地区104个国际站点,已形成"公铁河海"多式联运体系。
沿着园区内河航道来到新云台码头,连云港新云台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文武指着泊位介绍:"我们规划了35个泊位,1-8月完成海河联运量732.63万吨,同比涨幅为11.71%,货物能沿大运河南下长江、北上鲁南,还能走淮河到皖北豫中。"
"我们离港口16公里,走快速通道16分钟就能到,还和上合铁路站仅一条马路之隔。"中外运上合国际物流中心总经理尚德勇带着记者参观堆场介绍,"这里年拆装箱量约为3万TEU,集装箱年吞吐量达30万TEU,年货物吞吐量约200万吨。"
今年1-8月,连云港国际班列累计开行610列,“连云港-塔什干”线路入选国家集装箱铁水联运品牌线路培育典型案例。随着连云港至喀什段铁路运费下浮政策的落地,过境货物和出口货物的下浮比例分别达到20%和40%,这条黄金通道的吸引力持续增强。
从“出海口”到产业协同的“合伙人”
如今,连云港,不仅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更有不断优化的产业生态。这里不仅是中亚五国最重要的出海口,更成为跨国产业协同的“合伙人”——汽车零配件、风电设备、医药包装等产品从这里走向上合组织国家,哈萨克斯坦牛羊肉、乌兹别克斯坦皮革、阿富汗坚果等特色商品也通过此链进入中国市场。
走进连云港国际汽车绿色智能物流中心,AGV机器人正驮着汽车在立体车库间穿梭。
“这是全国最大的港口汽车物流中心,也是全国港口行业中智能化、集约化程度最高且首个实现零碳排放的汽车物流中心,年周转能力达18万辆。”港口东方港务分公司副总经理彭桥指着车库顶部的光伏板说,年发电100万度,能满足车库用电。
在乌兹别克斯坦通用汽车零配件中转分拨基地,连云港森特鲁姆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颜娟带领采访团走进仓库,“我们是乌兹别克斯坦通用汽车唯一的零配件运输商,预计年发运600集装箱,从全国40家工厂收货,进一步集聚上合元素。”颜娟表示。
据了解,该项目为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与乌兹别克斯坦国有企业通用汽车子公司UZLogistics公司合作打造。依托该项目,物流园重点聚焦汽车物流产业,加大汽车零配件企业招引力度,力争逐步建立零配件制造、智慧物流、汽车出口、班列运输等业务的全产业链条,进一步推动汽车物流产业集群集聚,打造覆盖中亚的区域汽车物流合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