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保安保洁岗位“简化招聘”背后藏隐患

转自:天津日报

进入9月下旬,我市保安、保洁岗位需求持续旺盛。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从各大招聘网站、中介平台、微信招聘群到街头自发用工市场,相关岗位需求信息频频出现。由于不限学历和年龄,吸引了大量中老年求职者加入。然而,在需求旺盛的背后,招聘环节往往过于简化:一些单位仅凭几句问询就让求职者直接上岗,不签劳动合同、不上保险,也缺乏正规入职手续。看似省时省力,却为后续薪酬发放和劳动权益保障埋下隐患。许多求职者对用工单位情况缺乏了解,一旦遭遇劳资纠纷往往茫然无措。

河北区日纬路自发用工市场每逢周二、周五都有用工单位前来招人。9月23日9时许,记者以求职者身份来到该市场暗访。整条街人头攒动,道路两侧停放了不少电动车和自行车,一辆车就是一个“招聘摊位”,车前用白纸打印着招聘信息,招聘人员或站在车旁或坐在车座上等待求职者,许多上了年纪的求职者穿梭于各个招聘摊位前寻找合适的岗位,经记者大致测算,保洁、保安类需求岗位在该市场总需求量中占比超过一半。“急招商场保洁员,62岁以下,身体健康,工作时间7:30—21:30,无休,工资每月4200元,管住。”看到该招聘信息后,记者询问是否可以上保险,对方表示“上不了”。此时,一位自称食品店老板的女性上前搭话,让记者试试销售岗,但明确表示无法上保险,直接发工资。“上保险用人单位至少要多支出1900元,所以他们更愿意招聘退休人员,省事。”一位中介人员说,“你这岁数好找,干过保洁的话更好办,不是多难干的活。”

记者发现,应聘环节更是“从简”,求职者大多前往用工单位进行面试,招聘方只问是否有社保、能否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是否从事过保安保洁之类的工作、是否持有保安员证等,简单介绍工作内容后求职者即可上岗。这类用工岗位多为物业公司提供,大多缺乏规范的入职手续和劳动合同,求职者一旦被辞退,往往得不到任何经济补偿。“这种情况时有发生,由于缺乏第三方监督,求职者权益一旦受损,维权很难。”经营一家职业介绍公司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客户中对保洁员的需求占所有岗位的三成以上,来登记的求职者中,不少都遇到过用工不规范、工资拖延甚至被拖欠的情况。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不少用工单位的发薪日定在每月下旬,但真正发放时间常延迟至月底甚至下月初,不能按时支付已成常态。求职者张先生曾在某单位从事保安工作,从入职第一天起工资就没有准时发放。今年4月至6月的工资被一拖再拖,直至多名员工集体反映,公司才补发拖欠的三个月工资。后来他得知,公司将用人单位支付的服务费用挪作他用。采访中,在一家单位从事变电室值守工作的蔡先生也表示,被单位拖欠了今年七八月份的工资,九月中旬才发放了七月份的工资。“我们是第三方,有些用人单位拖欠我们工资,有的半年,有的甚至一年,我们就自己垫付给员工发工资,有些第三方没钱了只能拖欠员工的钱。”现场一位招聘人员无奈地告诉记者。

目前,我市多数保安、保洁岗位的求职者是中老年人,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薄弱。近日,记者随机问询身边一些从事保安、保洁工作的人员,发现他们多对自己所在单位名称、法人代表是谁并不清楚,只知道主管人员的名字,一旦发生劳资纠纷,他们在维权过程中几乎无从下手。张先生就职的单位在拖欠工资之时,他曾申请劳动仲裁,因不清楚具体雇佣单位名称,最后在同事帮助下提供了4家公司的名字,劳动仲裁部门也因此反复追问,但因无法提供具体公司名称,难以判定其具体劳动关系。

记者调查了解到,一些岗位背后还存在复杂的转包链条。如张先生所在单位在与拖欠工资的公司解约后,又通过招标换成一家上海公司,后来又变成江苏公司,不久又更换为天津的一家科技公司。企业频繁更换外包方,让求职者对自己的雇佣关系更加摸不清头绪。

对此,人社部门提醒,中老年求职者可通过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12333”热线、市人社局官网、“天津人力社保”App等多种渠道,咨询了解各项就业援助政策。如遇到拖欠工资等情况,可及时向人社部门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