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快讯!快讯! 印尼总统联合国演讲 近日,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于美国纽约举行的

快讯!快讯! 印尼总统联合国演讲 近日,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于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一场情绪激昂且饱含热忱的演讲。演讲过程中,普拉博沃情绪高涨,据观察,他竟有8次猛击讲坛桌子,以强调观点。 那八声敲击像鼓点一样震撼全场。这已经不是传统的外交演说,而是一个新兴国家在表达长期被忽视的不满。 印尼是世界第四3大国,经济排前十,G20成员。但在国际事务中,他们常常觉得自己被边缘化。普拉博沃的拳头,砸出的是全球南方国家共同的心声。 这位前特种部队司令的背景很说明问题。他年轻时在美国受训,熟悉西方那套规则。现在站在曾经老师的讲台上,他用最直接的方式宣告:学生已经出师了。 对比一下演讲风格很有意思。西方领导人讲话像念财报,数据多但没温度。而发展中国家代表越来越敢于展现情绪。巴西总统卢拉谈到亚马孙雨林时会哽咽,尼日利亚总统曾当场脱稿怒斥气候不公。 当游戏规则对你不利时,打破规则本身就是一种策略。普拉博沃选择用肢体语言突破外交惯例。 不过这种方式也有代价。西方媒体很快给他贴上"戏剧化"标签,反而忽略了他演讲的实质内容。他谈的粮食安全、气候资金,都是关乎发展中国家生存的真问题。 会场反应更值得琢磨。欧美代表面面相觑时,很多亚洲非洲代表却在点头。这个画面就是当今联合国最真实的缩影——同一个会场,两个世界。 印尼确实有底气发声。去年成功主办G20峰会,今年还在俄乌之间做调解人。这八拳不是乱敲,是有实力支撑的精准计算。 更深层看,这是新兴国家在试探国际秩序的弹性。既然现有规则难以改变,那就先改变表达方式。从金砖扩员到本币结算,再到联合国讲台上的肢体语言,全球南方正在多管齐下争取话语权。 但敲桌子终究是手段不是目的。去年埃及气候大会上,发展中国家团结迫使发达国家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这才是把情绪转化为实质成果的典范。 国际政治最后看的还是实力。情绪化表达能吸引关注,但真正的改变需要后续的外交博弈和实力支撑。 普拉博沃的敲桌声像敲门声。门后是要求重新洗牌的国际秩序,是渴望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这声音会一直响下去,直到有人开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印尼总统 印尼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