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刘兰芝遭到婆婆焦母刁难,无奈之下回了娘家。焦母以为自己赢了,没想到儿子焦仲卿只对她说了一句话:“不能承欢膝下,望珍重。”焦母不以为然,结果,焦仲卿在刘兰芝再嫁人后上吊而亡。 焦仲卿的尸身被抬回焦家时,焦母正坐在堂屋嗑着瓜子,听闻消息手中的竹篮“哐当”落地,扑到尸身前时,只看见儿子素色衣襟上沾着的几瓣兰芝常戴的栀子花瓣。邻里围着议论,有叹焦仲卿痴傻的,有暗责焦母逼子太甚的,焦母浑浑噩噩间,竟想起儿子幼时总黏在她身后,喊着“娘做的糕最甜”。 三日后,刘兰芝听闻噩耗,趁新夫家不备,悄悄跑到焦仲卿坟前。她未哭嚎,只是将一方绣着并蒂莲的锦帕系在坟头的松树上,轻声道:“君既为我死,我何忍独活?只是我若随你去,倒显得你我私情误了性命,不如留着这命,做些对得起你我本心的事。”说罢,她对着坟头深深一拜,转身回了夫家。 刘兰芝的新夫是个读书人,性情温厚,得知她与焦仲卿的过往后,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叹道:“世间真情难得,你若有想做的事,我便帮你。”刘兰芝眼中亮起微光,她想起焦仲卿生前总说“愿天下有情人皆得眷属”,便与新夫商议,想在乡里办一所蒙学,教贫家子弟读书识字,也教他们明辨是非、尊重情意。 蒙学开办那日,乡里人纷纷来观礼,焦母也拄着拐杖来了。她看见刘兰芝站在学堂前,穿着素净的布裙,正耐心教孩子们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孩子问:“先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刘兰芝温柔一笑,答道:“就是说,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就像你不喜欢被人欺负,便不能去欺负别的小朋友;就像家人之间,不能因为自己的心意,就逼着别人做不愿意的事。” 焦母听到这话,浑身一震,猛地想起当初自己是如何逼着焦仲卿休妻,如何对刘兰芝百般刁难。她看着刘兰芝脸上没有怨怼,只有平和与坚定,再想起儿子临终前那句“不能承欢膝下,望珍重”,终于忍不住老泪纵横,踉跄着走到刘兰芝面前,颤声道:“是我……是我害了仲卿,也委屈了你……” 刘兰芝扶起她,轻声道:“老夫人,过去的事已矣。孔夫子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您若真心悔悟,往后便常来学堂看看孩子们吧,他们就像当初的仲卿,需要有人教他们懂得珍惜与尊重。”焦母重重点头,此后每日都来学堂帮忙,扫地、擦桌,看着孩子们琅琅读书,心中渐渐有了慰藉。 后来,那所蒙学出了许多有学识、重情义的子弟,乡里人都说,是刘兰芝用自己的方式,让焦仲卿的心意留在了世间。而焦母临终前,握着刘兰芝的手说:“我这一生,最错的是逼走了你,最对的是后来跟着你,学会了怎么做人。”刘兰芝望着窗外的阳光,轻声道:“这世间没有永远的对错,只有是否愿意朝着善的方向走。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只要心存善意,总能弥补过往的遗憾。” 刘兰芝化悲痛为力量办学传善,焦母悔悟改错,印证“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以善意弥补遗憾,让真情与道义延续。
猜你喜欢
老公刚揣着10000块工资进门,说要给我转8000,我还没乐够,婆婆拿着锅铲就冲
2025-09-23
冈上望流云
婆婆得了重病需要30多万费用,我存自己的工资偷偷存了20多万,谁也不知道,就连
2025-09-23
古松迎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