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 阿根廷宣布! 从9月23日起,大豆出口税从26%降至零,而豆油和豆粕的出口税从24.5%降至零。这个政策只会持续一个月,到10月31日截止。 如果阿根廷在这段时间内的出口额达到了70亿美元,那就会立即停止这项政策。米莱当局此时做出如此激进的举动,是因为他们迫切需要美元。 阿根廷的外汇净储备只有60亿美元,已经支撑不下去了。米莱上台以来,已经宣布了多项极端的经济政策,阿根廷比索也因此贬值了近27%。 这些政策并没有换来更多的外资,反而让阿根廷本国农户对当局更加反感。 农户是最有钱的一部分人,他们手里有大量的粮食储备,而米莱当局急需美元,又不能直接向农户购买粮食,只能通过降低出口税,刺激农户将手里的大豆等粮食出售,从而换取美元。 这一政策一出,立刻引起了全球市场的剧烈反应。芝加哥大豆期货跌幅超过1.4%,而国内的豆粕、豆油期货跌幅均超过3%。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油和豆粕出口国,目前手中还有2000万吨的大豆库存。 零关税会刺激阿根廷大量大豆涌入国际市场,从而导致国际粮价下跌。但是,阿根廷这么做换来的是短期美元,但对农户的利润空间造成了损害。 10月底之后,阿根廷外汇缺口依然存在,经济能否支撑下来,还是个未知数。 米莱当局还宣布,从即日起到10月31日,阿根廷的玉米和小麦出口税也降至零。 这个政策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没有大豆降税影响大,但也会给整个粮食市场带来一些波动。 我觉得阿根廷这波零出口税操作,完全是“拆东墙补西墙”。 为了凑那点美元救急,硬是让农户低价抛大豆,短期看能填外汇窟窿,可农户没了利润,以后谁还愿意多种粮? 而且这政策就一个月,就算凑够70亿,十月底之后外汇缺口照样在。 比索贬了快三成,外资也没吸引来,反而把自家农产品的长期竞争力给透支了。 这哪是解决问题,分明是把麻烦拖到以后,给其他靠单一资源出口的国家提了个大醒。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