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田径真称得上亚洲第一吗? 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东京田径世锦

中国田径真称得上亚洲第一吗? 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东京田径世锦赛上,中国田径队取得了2银2铜的成绩位列总奖牌榜第二十位,(日本2铜,奖牌榜第四十位),亚洲奖牌榜首位。赵杰获得女子链球银牌(77米60)、张家乐获得女子链球铜牌(77米10);王朝朝获得银牌(男子20公里竞走,1小时18分43秒);石雨豪获得男子跳远铜牌(8米33,刷新个人赛季最佳)。 此外,中国队在男子4×400米接力中以3分00秒77打破全国纪录,女子5000米何巫呷跑出15分06秒01(中国选手世锦赛18年最佳),男子110米栏徐卓一、刘俊茜、陈圆将三人闯入半决赛(近年最佳战绩)。中国田径在投掷、竞走等传统优势项目上保持竞争力,但径赛项目全面失守:男女4×100米接力均未进入决赛,短跑、中长跑等项目无一人闯入决赛,只有女子400栏的莫家蝶闯入半决赛而止步。反观日本队在本届世锦赛上虽然仅收获2铜,奖牌数少于中国,但其在径赛项目上的突破更值得关注。男子110米栏,混血选手村竹拉希德以13秒17晋级决赛,(亚洲唯一)。男子400米,混血选手中岛佑纪-约瑟夫半决赛从第五位逆袭至第二,锁定决赛名额。单项成绩对比上,日本女子项目11项占优,中国仅9项领先。日本男子项目14项领先,中国仅8项占优。此外,在接力项目上,中国全部止步决赛圈,日本多项闯入决赛。这些小日子都远远超过了中国。中国还妄称亚洲第一?不感到心虚吗? 日本田径的崛起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深厚的体育文化、科学的训练方法、完善的培养体系以及全民参与的体育氛围。例如,日本短跑训练注重动作灵活性、加速与心理并重,通过灵活多变的动作提高运动员的适应性;同时,日本拥有从基层学校体育到专业田径俱乐部的完整培养链条,为田径运动输送了大量优秀后备人才。 我们应该对中国径赛有深深地担忧,径赛项目总体全面落后 。100米短跑项目,中国选手在男子100米、200米项目上长期无法突破10秒大关,而日本选手已多次跑进10秒10以内。本届世锦赛,中国三名110米栏选手全部止步半决赛,日本选手则闯入决赛。 中长跑项目上,中国选手在800米、1500米、5000米等项目上与世界顶尖水平差距巨大。中国选手洪波男子5000米最好成绩为13分40秒左右,而世界顶尖水平已突破12分40秒。接力项目上中国男女4×100米接力队均未进入决赛,而日本队在男子4×400米接力中闯入决赛,展现出强大的团队实力。 究其原因,中国队的训练理念落后,田径仍侧重于“大运动量、高强度”的传统训练模式,而日本更注重“科学性、个性化、精细化”的训练方法。日本短跑训练通过灵活多变的动作提高运动员的适应性,同时注重心理状态的调整。 再者中国后备力量不足,中国田径在青少年培养上存在短板,基层教练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很多有潜力的年轻选手未能得到充分发掘和培养。而日本拥有完善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为年轻选手提供了大量展示自我的平台。 还有日本田径的普及程度远高于中国,田径在日本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项目,无论是学校还是社区,都有大量田径爱好者参与其中。这种全民参与的体育氛围为日本田径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两年(即2027年)后,第二十一届田径世锦赛将在我国的首都北京举行,在这短暂的两年时间里,中国田径需迎头赶上,我们应该更新训练理念,借鉴外国国的先进训练方法,注重科学训练、个性化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我们还要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加强青少年田径人才的培养,建立从基层到专业的完整培养链条,为田径运动输送更多优秀后备人才。 我们还要提升体育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加强田径运动的普及和推广,提高社会对田径运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总之一句话,我们应该借助北京将要举办世界田径锦标赛这一契机,大力宣传推广普及田径运动,让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动起来,练起来。否则,我们亚洲第一的名号真的会名不副实了!

评论列表

石头
石头 2
2025-09-24 04:42
丢人现眼
用户10xxx90
用户10xxx90 1
2025-09-24 00:10
我告诉你为什么中国是亚洲无可争议的霸主,中国田径世锦赛+奥运会总共拿了150块奖牌是亚洲其他国家加起来的两倍,地位最高的五大短距离亚洲记录中国创造了四个而且百年难破,别扯什么人才储备、厚度大赛比不出来就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