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很不想承认,但国民党主席选举已经没什么悬念了,基本上就是郝龙斌了!说白了,郝龙斌去提交参选申请表,代表的不止他一人,要知道他父亲可是前国民党副主席,政治资源覆盖全岛,这就已经知道了郝龙斌之前运作了多少人支持他,而张亚中也直接点出他与赵少康的勾当:这就是密室交易! 国民党主席选举将于10月18日举行,现任主席朱立伦任期届满,全党约34万党员直接投票决定新人选。这次改选不只关乎人事,还牵动2026地方选举和2028总统大选的布局。 早在7月,党内就传出卢秀燕可能出马,但她8月下旬宣布不参选,顿时搅动格局。原本寄望她的派系转而评估其他选项,花莲立委傅昆萁等地方势力开始盘点票源。 军系退役将领们也早早行动,评估谁能拉动基层网络。9月初领表程序启动,罗智强、郑丽文、张亚中等陆续登记,卓伯源和蔡正弘虽也参选,但影响力有限。 焦点集中在郝龙斌、郑丽文、罗智强和张亚中四人身上,他们代表不同派系和理念。郝龙斌73岁,资历深厚;郑丽文前立委,基层号召力强;罗智强年轻激进;张亚中则以两岸论述见长。 选举规则是党员直选,但实际操作中,人头党员和派系票往往主导结果。这些不活跃党员平时不参与党务,只听从头目指示,约占总票的不少比例。 过去几届选举证明,得军系者得天下,2021年张亚中就靠军系拿下6万多票。这次军系资源流向郝龙斌,让他优势初现。 党内调查显示郑丽文支持率22.2%,略高于郝龙斌的20.5%,但网络民调郑高达66%,郝仅5%。这种落差反映出党员结构与一般选民脱节,党内更重资源整合而非公众曝光。 郝龙斌9月18日领表时,赵少康陪同全程,这举动立刻引发热议。 赵少康原本是潜在热门人选,但他9月初宣布不参选,转而全力支持郝龙斌。两人早前在餐厅会面,讨论民调数据,赵表示若郝有把握就退场。 这番协调被张亚中直指为密室交易,称党内运作像家天下,缺乏透明。张亚中在节目中强调,赵少康的退选换取资源倾斜,郝龙斌的参选不止一人之力。 他的父亲郝柏村曾任国民党副主席和参谋总长,在军政界人脉深厚,覆盖全岛。郝柏村退休后,那些旧部下分布在退役团体和地方党部,影响力不减。 郝龙斌领表前一个月,就有39位退役将领联名支持,其中不少曾在政府任职,手握动员网络。这些军系高阶人士能直接影响8万张军系票,远超基层士官的分散力量。 傅昆萁的派系握有1万多张人头票,早早表态投郝,其他县市如台中和彰化也陆续倾向他。国民党选举不同于地方公职,不靠街头造势或民意调查,核心是党内票仓掌控。 人头党员现象由来已久,这些票在派系一声令下就能集体转向,普通党员声音往往被边缘化。郝龙斌的家庭背景加上这些年积累,让他轻松整合地方势力。 他甚至有底气缺席9月20日中天主办的第一场辩论会,把精力放在党务行程上。赵少康在节目中解释,辩论拉不到党员票,还可能暴露分歧。郝龙斌的策略稳扎稳打,避开公开风险,专注票源锁定。 张亚中的指控虽尖锐,却点出国民党长期顽疾。党内派系林立,选举从来不是纯靠个人能力,而是资源博弈。赵少康的角色关键,他虽退选,但深蓝圈子和韩国瑜的关系网转向郝龙斌。 赵早前承认与郝龙斌、韩国瑜商量过参选事宜,现任主席朱立伦还临时补发资格证书给他,这协调过程显而易见。 张亚中批评这种私下协商是密室交易,破坏党内团结。他在脸书和节目中反复强调,国民党像醬缸文化,永远家天下。 赵少康反击张亚中是破坏团结罪魁,号召党员别投他,两人隔空互呛加剧党内裂痕。 郑丽文虽在自主党员中受欢迎,获前黄复兴党部主委季麟连等基层军系支持,但这些票动员难,远不及郝的高阶网络。 罗智强拉票积极,推动总统选举两轮决选制,但个人资源有限,难以撼动大局。郝龙斌的胜算大,就在于这些隐形票仓。军系过去最多时有20万党员,现并入各县市党部,仍是关键力量。 郝龙斌承诺和中保台,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推翻民进党神主牌,但实际操作中,他更注重党内整合。选举还有变数,26.8%党员未定,但郝的集中票源已占上风。 蓝营内部民调显示,赵少康若参选会领先,但退选后郝龙斌成热门。这反映国民党重塑战斗力的困境,不能只靠民进党烂,就能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