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9月23日,大皖新闻记者从芜湖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获悉,近期芜湖市区22个主要路口信号灯已完成升级改造,将传统信号灯替换为可自主研判的“智能红绿灯”。这一科技赋能交通治理的举措,实现了从“车看灯”到“灯看车”的转变,有效缓解道路拥堵。
此次升级覆盖九华中路与天门山路、赭山路与文化路、花津南路与珩琅山路等22个关键路口。9月23日,记者在九华中路与天门山路交叉口观察发现,当路口车流量增大时,绿灯时长会自动延长;车流减少时,绿灯时长则相应缩短,动态适配通行需求。
据介绍,这些路口均配备交通流检测器,能实时捕捉各方向车流状态,再由“自适应控制”信号机根据数据调整信号方案。车辆到达时,绿灯自动延时保障通行;车流清空后迅速切换方向,从根源上减少“绿灯空放、红灯压车”问题。这一变化也得到市民认可。出租车司机李师傅坦言:“以前没车也要等很久红灯,现在等灯时间明显少了,通行效率提高不少。”
芜湖市交管支队数据显示,自适应系统启用后,已运行路口的平均停车延误降低21.5%。不少市民感觉到,车流量虽大,但等红灯时间明显变短。
芜湖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推广“智能红绿灯”是该市交通管理智能化升级的重要一步,“下一步,将结合道路实际情况,继续扩大自适应控制路口覆盖范围。未来还将持续优化智能交通系统,以科技赋能打造更安全、畅通、高效的出行环境,助力城市交通提档升级。”
大皖新闻记者孙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