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英伟达这下可摊上大事了!黄仁勋的脸都快被打肿了。原以为中国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已

英伟达这下可摊上大事了!黄仁勋的脸都快被打肿了。原以为中国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已经够狠,谁知还有更厉害的后招——直接叫停国内科技巨头采购RTX 6000D等芯片。前阵子H20被禁,现在又轮到RTX 6000D,英伟达的损失可不是一星半点。回想2020年,英伟达收购迈络思时,中国监管就明文禁止它捆绑销售GPU和网络设备,必须公平对待。可美国芯片禁令一来,英伟达不仅断了A100、H100的供应,还硬推阉割版H20、RTX 6000D,甚至搞起买一送一的把戏,这不明摆着把中国市场当软柿子捏吗? 您是否想过,为啥英伟达敢这么明目张胆地玩火?这里有个反常识的点:芯片行业早不是技术至上,而是生态位(niche)争夺战——就像临床医学里的“剂量滴定”(逐步调整用药量以达到最佳效果),企业得精准控制市场渗透,否则容易翻车。英伟达以为靠着垄断地位能强行“拉新”,可中国市场早不是任人宰割的肥羊。2024年深圳南山区一家AI初创就爆料,他们被迫采购RTX 6000D时搭售了多余的网络卡,成本飙升——这恰是痛点所在,逼得企业转投国产芯片。老广常说“食得咸鱼抵得渴”,英伟达既然选了硬刚监管,那就得咽下苦果。 咱们掰开揉碎看,英伟达这波操作简直在玩火。它那个捆绑销售套路,说穿了就是互联网行业的“留存”策略变异版——强行提高用户切换成本。但中国监管可不是吃素的,早在反垄断法里埋了伏笔。比如宝安区的社区团购模式,平台要是敢强制搭售,分分钟被消费者投诉下架。英伟达的GPU供应问题,本质上是一种“预后”(疾病发展预测,这里指市场前景)不佳的信号:据路透社数据,2023年英伟达在华收入占比骤降至15%,比2022年跌了5个百分点。您琢磨琢磨,这损失能小吗?芯片这行当,技术迭代快得像闪电战,一旦丢了客户信任,再想“拉新”可就难了。 其实啊,英伟达最大的误判是把中国市场的韧性当成了软弱。国产GPU像寒武纪、壁仞科技早就不是吴下阿蒙,性能虽略逊一筹,可价格和供应稳定性强得多。这就好比下棋,你英伟达非要搞“将军抽车”,结果自家老巢反被将了一军。我听说上海张江的某实验室去年就转用国产芯片做AI训练,成本降了三成——这种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一旦形成,英伟达的高端壁垒再厚也得裂条缝。别忘了,芯片行业的“核心指标”(如算力密度)固然重要,但地缘政治才是真正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