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刘广超通讯员赵克勤
“以前总纠结孩子在学校能不能吃饱吃好,现在每天看‘明厨亮灶’直播,知道食材新鲜、搭配科学,孩子回家还主动说食堂的红烧牛肉比家里做得还香哩!”近日,在漯河市郾城区郾城中学家长群里,一位家长的留言引发众多点赞。这暖心的场景,正是漯河市以精细化管理深耕校园餐,让“舌尖上的安全”成为师生幸福餐载体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漯河市教育局将校园餐管理作为服务师生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打破“重安全、轻体验”的传统模式,从食材溯源到膳食搭配,从服务细节到监督闭环,构建全链条精细化管理体系,既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线”,又筑牢师生满意的“防线”,让校园餐不仅成为师生果腹之食,更成为传递温暖、滋养成长的幸福滋味,全力打造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校园“幸福餐”!
取经问道,探寻校园幸福餐“革新路”
曾经,漯河部分学校的学生餐存在如饭菜口味单一,营养搭配不够科学,蔬菜、肉类、谷物的比例失衡等问题,无法满足学生成长所需的各种营养;食品安全、加工过程等有效监督较为滞后。这些问题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状态,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进一步提升漯河市“校园餐”管理水平,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漯河市教育局主动出击,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市教育局经过与市纪委监委研讨后精心筹备,正式成立了“校园餐”条块联动专班。构建起层级分明、责任明晰的责任传导体系,确保各项政策能够精准无误地执行到县区末端。专班成立后,迅速制定到全国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工作计划。今年8月中旬,由市纪委监委牵头,组织县区及有关学校考察小组赴湖北宜昌、重庆沙坪坝区开展“校园餐”管理专项考察活动。此次考察有着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有针对性地深入学习两地在“校园餐”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考察小组重点聚焦“智慧食堂”建设、管理模式、制度建设、监督机制等关键领域的创新模式,与当地相关部门和学校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详细了解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在湖北宜昌,考察组详细了解了当地学校在食材采购方面的严格标准和规范流程。在重庆,考察组重点学习了当地学校在食堂管理和学生餐营养搭配方面的先进经验。
考察结束后,考察小组认真总结经验,形成了一份详实的考察报告。这份报告不仅对两地的先进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还结合漯河市实际情况,制定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为推进漯河市制度建设优化、强化社会监督等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有力地推动了漯河市“校园餐”管理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建章立制,拧紧校园幸福餐全链条“安全阀”
有了先进经验的指引,漯河市教育局迅速行动。创新出台《漯河市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与《漯河市中小学“校园餐”管理规范流程图解》(以下简称《图解》)两项精细化制度文件,这两份文件堪称漯河学生餐管理的“宝典”,从食材采购到加工制作,从餐具消毒到食品留样,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规定和标准,为学校和餐饮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细则》与《图解》两项制度文件,实现“从问题导向到制度覆盖”的精准突破。通过“制度+流程”双轮驱动,以精细化、可视化手段,全力打造校园餐管理规范化流程,构建起全链条、标准化、可监督的校园餐管理体系,绘就出漯河校园餐管理的“规范答卷”,为学生“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科技赋能,打造校园幸福餐智慧“云天眼”
漯河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校园餐监管,并借助科技力量搭建数字化监管平台,取得了有益探索。通过指导市、县两级监管平台建设,加大投入、加快进度,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构建校园餐智慧“云天眼”监管体系。通过“云端+智能”双轮驱动,实现对校园餐全链条的可视化、可追溯、可预警监管,为师生舌尖上的安全筑牢“数字防线”。
临颍县在校园餐监管平台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建立“学校自营、集中采购、数字监管”三大体系,县教育局在全县公办中小学食堂开展食材集采工作,建立“校园餐”数字化监管平台。各学校在平台根据食材供应商报价、服务质量自由选择供应商,所有供应商都由随机编码代替,杜绝形成利益链条。食材储存、运输、处理以及“明厨亮灶”系统全部接入“校园餐”数字监管平台,所有环节可视、可控、可追溯,保障学生餐费资金流向透明,防止被侵占和挪用。升级后的平台将实现采购管理、价格核算等模块将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功能和性能,使食材采购更加透明、价格核算更加精准,为“校园餐”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
漯河市教育局局通过打造的校园餐智慧监管“云天眼”系统,实现了校园餐监管从“人工巡查”向“智能预警”、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从“单一监管”向“多方共治”的转变,织密了校园餐食品安全”防护网”。
强化培训,建强校园幸福餐“食安队”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食安队”队伍是保障“校园餐”安全与质量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漯河市教育局今年以来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强化三级培训体系,开展“监管者+校长+从业者”分层分类培训。全面提升监管者、校长和从业者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市级培训率先开展,为全市“校园餐”管理工作树立了标杆和导向。县区级培训也已完成,进一步将培训内容细化到基层,确保每一所学校、每一位相关人员都能接受到系统的培训。通过分层分类培训,不断提高“食安队”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校园餐”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秋季开学以来,全市共组织线上线下培训1万余人次,使参训人员深刻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试点先行,打造校园幸福餐“先锋队”
制度制定好了,关键在于落实。漯河市教育局选取了郾城中学、漯河市实验幼儿园、西湖学校三所学校作为试点单位,先行先试,探索经验,打造标杆先锋。
“今天的午餐有红烧鸡腿、清炒西兰花、番茄蛋汤,还有杂粮饭,营养搭配特别均衡!”中午午餐时间,郾城中学食堂内,饭菜飘香,学生们有序取餐,餐盘里五颜六色的菜品让人食欲大增。在食堂公示栏上,一周带量食谱清晰列明,荤素、粗细、干湿搭配合理,旁边还附有营养成分说明....这是近日,在漯河市郾城中学家长开放日活动中,一位七年级家长在参观完学校食堂后的满意点赞。
西湖中学在学生餐管理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生餐的管理工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成立家长监督委员会,定期邀请家长走进食堂,参与食材采购监督、菜品试吃评价等活动,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生餐的管理中来。
漯河市实验幼儿园则从幼儿的特点出发,注重菜品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在食材选择上,优先选用新鲜、无污染的有机食材,确保幼儿吃得健康。同时,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儿歌、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幼儿传授食品安全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
漯河市教育局深知,校园餐不仅要安全,更要营养。为此,市教育局指导各学校主动推动校园餐从“粗放制作”向“科学烹饪”转型,让每一顿饭都成为“营养补给站”。各学校普遍聘请专业营养师,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长需求制定食谱:小学生注重钙、铁、维生素的摄入,增加牛奶、鸡蛋、绿叶菜;中学生面临学业压力,适当提高蛋白质比例,搭配瘦肉、鱼虾、豆制品。
这三所试点学校在学生餐管理方面各有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们对饭菜的满意度大幅提高,家长们的投诉明显减少,社会各界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成为了漯河市校园餐管理领域的标杆先锋,也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样板。
强化监督,铸牢校园幸福餐“金钟罩”
校园餐的精细化管理,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保障。漯河市纪委监委直面校园餐难题,以“组组会商、室组协同”为有力抓手,聚焦中小学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等方面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室组+职能部门”联动监督作用,紧盯校园食品安全风腐领域,深挖细查找挖细查校园餐领域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市纪委监委相关业务室凭借专业的监督经验和广泛的信息资源,为派驻纪检监察组提供方向指引。派驻组发挥一线“前哨”侦查优势,精准发现问题,定期会商研判,及时督促学校整改落实。
漯河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郭书耀高度重视校园餐整治工作,多次参加相关会议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一线纪检监察人员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分析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问题线索,深入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守护好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为了确保学生餐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漯河市教育局在市纪委指导下,抽调市属几所高中纪委书记成立督导检查组并担任组长,从县区抽调纪检、教育、市场监管、财务等精兵强将人员组成5个督导检查组,下沉到5个县区开展交叉互查。督导检查小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对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进行突击检查。重点核查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配送等重点环节的制度执行情况,以及学校和供餐单位主体责任落实情况。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个别谈话等方式,全面掌握制度落实实情。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坚决严肃问责:通报批评一批,对制度落实不力、工作敷衍塞责的学校及相关责任人,通过内部通报、媒体曝光等方式公开点名,形成舆论压力;约谈提醒一批,对存在问题的学校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督促限期整改;严肃处理一批,对因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校园餐出现严重质量安全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绝不姑息。通过严肃问责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效果,推动各地各学校切实增强制度意识,严格落实校园餐管理各项责任。
除了开展交叉互查,漯河市教育局还畅通了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学生餐问题进行监督举报。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启动“校园餐”线上投诉平台建设工作。贯彻落实制度(机制)+平台监督模式。成功开发出微信小程序投诉平台。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投诉渠道。该平台已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使用。通过这一平台,教育局能够及时收集到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信息,对问题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漯河市校园餐管理工作得到了突破性进展,校园餐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校园餐食品安全水平大幅提升,食材采购更加规范透明,餐费使用更加合理,师生和家长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有力的监督和暖心的后勤保障更确保了校园餐的质量和安全,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校园幸福餐带来的温暖与实惠。
如今,行走在漯河的校园里,食堂飘出的饭菜香、师生脸上的笑容,都在诉说着校园幸福餐的点滴故事。从源头到餐桌,从制作到服务,从管理到监督,漯河市教育局以精细化管理为笔,以民生关怀为墨,绘就了一幅“师生满意、家长放心”的校园幸福餐画卷。校园食品实现了源头可溯、过程可控、风味可感、价格可调、责任可究。曾经单调乏味的饭菜变得丰富多样,营养均衡;食堂管理更加规范,食品安全更加牢固,广大师生们吃出了滋味、吃出了健康,吃出了舒心难忘的幸福餐!
漯河市校园餐有关典型工作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批示。有关经验报道先后被漯河市委办公室《漯河信息》、市纪委监委网站、《教育时报》、央广新闻等多家主流平台、媒体刊发。
漯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创新,持续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校园餐服务水平,让幸福餐成为漯河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让幸福的味道在校园里持续蔓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