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为了巴结英日,坦桑尼亚撕毁中国百亿投资项目,发现被耍后,这个东非国家又急忙转身,

为了巴结英日,坦桑尼亚撕毁中国百亿投资项目,发现被耍后,这个东非国家又急忙转身,希望与中国"再续前缘"。 2013 年的坦桑尼亚,正被一个难题逼得团团转。它守着满国土的矿产资源,却因为没有像样的深水港,资源运不出国门,经济眼看就要卡在原地。 就在这时,它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 这个在非洲修铁路、建港口从不含糊的 “基建能手”,主动递出了合作的橄榄枝。 双方一商量,立马定下了一个大计划:在巴加莫约建一座年吞吐量 2000 万标准箱的深水港,再配套建工业园区和自贸区。这规模在东非堪称 “顶流”,一旦建成,就能成为连接亚非欧的贸易枢纽。 关键的是,中坦早有交情,上世纪中国帮着修的坦赞铁路,至今还是坦桑尼亚的运输大动脉。有这份信任打底,项目推进得顺顺利利。 2015 年项目奠基那天,工地上满是喜庆的彩旗。中国驻坦大使站在台上说的话,至今还被当地人记着:“这里曾是殖民者搞奴隶贸易的伤心地,现在,它要变成非洲的希望港!” 中国招商局还拉来阿曼主权基金,钱和技术双双到位。那时候的坦桑尼亚,满心都是对未来的期待,连梦里都在想巴加莫约港热闹起来的样子。 可谁能想到,2019 年突然变天了!坦桑尼亚新政府刚上台,就给项目按下了暂停键。表面上说是 “中国要的 99 年运营权太长,得改成 33 年”,实际上,是英国和日本的 “甜言蜜语” 让它动了心。 英日两国拍着胸脯保证:“我们给低息贷款,合作条件比中国松多了!” 坦桑尼亚一听,觉得抱住了西方大国的大腿,立马把和中国的约定抛到一边,铁了心要换合作伙伴。 结果?坦桑尼亚很快就尝到了苦果。英国公司先来了个 “变脸”,前期说好了 30 亿美元的预算,勘探完直接涨到 80 亿,还加了一堆苛刻条件:项目超支的风险要坦桑尼亚自己扛,买设备还得优先选英国的。 日本更不靠谱,送来的水泥桩根本适应不了当地的海洋环境,测试的时候就锈得断成了两截,要整改还得再砸钱。 雪上加霜的是,2020 年英国脱欧后,自顾不暇,对海外项目的资金支持一砍再砍;新冠疫情又让日本企业慌了神,直接撤回了资金和技术团队。 之前英日画的那些 “大饼”,全成了泡影。坦桑尼亚站在空荡荡的工地上,看着锈迹斑斑的设备,才明白自己被耍了。 这一耽误,坦桑尼亚亏得惨不忍睹。 2.8 亿美元的前期投入打了水漂,工地上的设备风吹日晒全废了,光修复就得花几千万。更糟的是,隔壁的肯尼亚趁机扩建了蒙巴萨港,原本该运到坦桑尼亚的货物,全转到了肯尼亚。 国内靠矿产吃饭的小企业,因为货运不出去,一家接一家倒闭,失业率蹭蹭往上涨,经济增速从之前的 6.2% 一路跌到谷底。 直到这时,坦桑尼亚才猛然醒悟:中国的好,以前真是没当回事!中国搞基建,不只是给钱给技术,还会实实在在为当地考虑。 就说巴加莫约港项目,中国团队早就把当地的地质、气候摸得透透的,连配套园区该发展农产品加工、矿产冶炼都规划好了,就想帮坦桑尼亚把经济盘活。可英日呢?只想着自己占便宜,哪管坦桑尼亚的死活? 2022 年,坦桑尼亚新任总统哈桑再也坐不住了,主动找到中国,态度放得特别低:“之前是我们糊涂,咱重新合作行不行?” 中国没有揪着过去不放,而是坐下来和坦桑尼亚好好谈。 最后双方约定,运营权改成 33 年,坦桑尼亚在合资公司的股份也提到了 35%,算是给足了坦桑尼亚台阶。 这次合作还多了个新安排:拉上沙特和埃及一起参与。沙特出钱补缺口,埃及出物流管理经验,大家一起分担风险。2024 年,坦桑尼亚议会赶紧拨款,专门用于项目征地,生怕再出意外。 2025 年初,中、沙、埃、坦四国签了合作备忘录,还特意加了条 “本地员工占比不低于 60%”— 显然是怕再像以前那样,培养好的技术人才全跑光了。 之前有传言说沙特想收购项目部分股权,坦桑尼亚立马站出来澄清 “没签最终合同”。这份谨慎,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被英日坑怕了。 说到底,坦桑尼亚这一番折腾,也算给其他小国提了个醒:大国的 “好处” 不是那么好拿的,像英日这样只画饼不兑现的,根本靠不住。中国虽然不爱说漂亮话,却能实实在在帮着做事,这样的合作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