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特朗普宣布将出席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这是他今年1月回白宫后,头一回在联大露面。 特朗普这趟联大之行,就是揣着“老赖”的账本去当“话事人”,本质上是把联合国当成了实现“美国优先”的工具,欠着钱还要摆架子,这种操作早就是美国的老套路了。 特朗普1月回白宫后对联合国的态度从来就没藏着掖着,嘴上骂着“效率低下”,行动上直接卡住钱袋子。 自他上任以来,美国基本就没再缴过联合国会费,2024年的欠款拖到现在没结清,连2025年该交的8.26亿常规预算也赖着不给,再加上历年累积的旧账和没结清的维和经费,总欠款已经超过30亿美元了。 要知道美国作为联合国第一大会费国,按规定得承担22%的常规预算和近29%的维和摊款,这么大的份额拖着不缴,直接把联合国逼到了财务窘境的边缘。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早就喊过话,说全球合作的创始原则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这话明着是说给所有成员国听,实际上多半是冲着美国的欠款去的——毕竟这30多亿欠款里,美国一家就占了大头,比其他所有欠费国的总和还多。 但你以为欠着钱特朗普就没脸去联大?恰恰相反,他不仅要去,还要借着联大的场子搞自己的“小算盘”。 这次他除了在高级别会议上发表演讲,还计划拉着沙特、阿联酋等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领导人开小会,想逼着他们接盘加沙战后的“稳定任务”,甚至要派部队接替以色列军队。 这种操作其实一点不新鲜,美国欠联合国钱从来都不是没钱给,而是把会费当成了施压的筹码。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就通过《卡萨巴姆修正案》单方面要求降会费比例,后来更是形成了“听话就给钱,不听话就欠费”的套路:90年代要打海湾战争求联合国放行,就赶紧还清欠款;后来联合国不支持伊拉克战争,立马又开始赖账。 特朗普这届政府更是把这套玩到极致,一边拖欠30多亿会费,一边还想让联合国跟着自己的节奏走,本质上就是想把多边机构变成“美国私产”。 更讽刺的是,美国欠的这些钱,对它来说根本不算回事。美国每年军费开支动辄几千亿美元,一架“全球鹰”无人机就值一亿美元,十几架的钱就够还清所有欠款了。但它就是故意拖着,因为在特朗普眼里,联合国的价值只在于“是否有用”。 有用的时候,比如需要联合盟友施压对手、推动符合美国利益的决议,就暂时收敛一下;没用的时候,比如联合国要推进全球治理、维护多边规则,就立马用欠费来卡脖子。 这种做法早就引发了国际社会的不满,上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代表就痛批美国欠费是“非法且不可接受的”,澳大利亚代表也直言这会威胁联合国的稳定运转。 现在特朗普顶着30多亿欠款去联大,说白了就是吃准了联合国没有强硬的制裁手段——《联合国宪章》虽然规定欠费超两年会失去投票权,但美国从来没被真正执行过,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也只能含糊其辞地说“过去各届政府都缴过费”,根本没法硬逼。 而且特朗普选在这个时间点露面,还有自己的政治算计。眼下加沙冲突持续升级,已经造成超过6.5万巴勒斯坦人死亡,国际社会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呼声越来越高,英国、加拿大这些美国盟友都已经表态,特朗普急需通过联大这个舞台稳住盟友、展现自己的“领导力”。 他一边要安抚海湾国家对以色列袭击多哈的不满,一边还要压着联合国不往“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方向走,这时候哪怕欠着钱,也必须站到台前。 毕竟对特朗普来说,联大不是解决全球问题的平台,而是他刷存在感、巩固自身政治资本的秀场——至于那30多亿欠款,只要还没影响到美国在联合国的话语权,就有的是时间继续拖。 这种“欠钱充大爷”的逻辑,其实是美国霸权心态的缩影。它总觉得自己是联合国的“金主爸爸”,却忘了缴纳会费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义务,不是用来讨价还价的筹码。 中国作为第二大会费国,历来按时足额缴费,就是在用实际行动支持多边主义,这和美国的欠费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特朗普这次带着30多亿欠款去联大,表面上是“重返多边舞台”,实际上是想继续用霸权逻辑绑架联合国。只不过现在的国际社会早就看清了这套把戏,欠的钱或许能拖一时,但美国在多边领域的信誉,只会在一次次欠费和施压中慢慢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