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史隽通讯员何招昭卢笑晨)“看到重载货车经交警引导绕离学校,学生放学不再受大货车惊扰,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近日,正值开学后首周放假,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原始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行政人力资源部行政专员黄美媚与浙江省永康市检察院检察官在永康市某小学路口调研校园周边大货车违规行驶整改情况时,欣慰地说。
而就在去年,这里的上下学高峰却是另一番景象。大型货车频频违规驶入学校周边禁行路段,清脆的放学铃声背后,潜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这一现象引起了黄美媚的高度关注,身为学生家长,她对“人车争道”的问题深感忧心。2024年12月,她通过永康市检察院“人大代表未成年人关护站”,将这一线索反映给该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希望从法律监督层面推动源头整改。
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永康市相关通告已明确禁止大货车在特定时段驶入城区道路,为何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经过调查,检察官发现,随着城市多处施工项目推进,建材运输需求大增,大货车数量明显增多。而交警部门警力有限,难以实现全天候、全覆盖监管,导致校园周边大货车闯禁行行为屡禁不止。
今年1月,永康市检察院依法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就调查发现的问题与交警部门开展磋商,并提出依法查处大货车闯禁行行为、加强日常监管、开展普法宣传提升守法意识等具体建议,均获交警部门采纳。
如今,看到永康市城区主要路口均设有醒目的禁行标志和电子监控,上下学高峰还专设交警护学岗,黄美媚感到十分欣慰。“技防+人防”的双重保障体系已经建成,校园周边未再发生货车违规驶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