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时期的著名建筑工程有哪些?

宗谱链 2024-06-05 16:06:36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然而,秦朝在公元前207年被农民起义推翻,历时仅16年。尽管如此,秦始皇在这期间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并组织全国能工巧匠修建了长城、宫殿和陵墓。

1、秦长城

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防御。在战国时期,秦、赵、魏、楚、齐等诸国都在边界修筑长城。秦灭六国后,决定拆除这些城墙。《史记·蒙恬传》记载:“使蒙恬将三十万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兆,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这是秦朝时期规模最大的长城修建工程。但如今我们看到的砖长城,是明朝时期修建的。

秦时长城分为东段和西段。东段从辽宁省阜新县以北起,向西经过内蒙古的库伦旗、奈曼旗、敖汉旗南及赤峰市,经过河北省的转场县、丰宁县北,以及内蒙古多伦县南及太仆寺旗,止于内蒙古化德县与商都县之间。东段围场、赤峰一带多为山地,城墙建在山岭上,主要用当地石块砌成。其余地段多用黄土夯筑。

西段分为两道:南边一道从内蒙古起,经准格尔旗北,南下至陕北神木县,西南行过榆林县,由宁夏固原县北,至甘肃渭源县,南下停于四川北部岷县。北边一道始于内蒙古集宁市,北抵阴山,南纳河套。在河浴地带,采用沟堑代墙,或沿河侧增筑平行段。与东段一样,根据地段不同就地取材。

2、阿房宫——世界最大的宫殿基址

陕西咸阳是秦朝的首都。战国时期,秦孝公始建咸阳宫,位于渭水北侧,经过历代修缮,秦朝将其作为执政、宴乐及帝后起居之地。秦始皇认为咸阳人多,先王宫廷狭小,于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命人在渭南上林苑中营建朝宫,前殿为阿房宫,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

《史记》秦始皇纪记载:“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考古勘测显示,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12米。阿房宫虽始建于秦始皇时期,但并未完工,秦二世下诏复建,因起义不断,最终未能建成。

3、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今天陕西临潼县东5公里的骊山。秦始皇即位后不久便开始修建此墓。《史记》秦始皇纪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皇陵平面为南北长轴的矩形,南北纵轴基本与子午线重合。

皇陵由两层墙体围合,内墙建有寝殿、便殿等,内墙南北长1355米,占地面积785900平方米。外墙南北长2165米,占地面积1035100平方米。外墙之外,有王室陪葬墓、兵马俑坑、马坑、珍禽异兽坑等,以及窑址、建材加工与储放场、刑徒墓地等。陵区内外城均发现大型建筑遗址,因此可以证实曾有大型地上建筑。

始皇陵地上建有墓丘,位于内城偏南中央,平面近方形。皇陵地宫在地表下2.7至4米处,东西宽392米,南北长460米。墙用土坏砖建成,墙内面积达180320平方米,在中间12000平方米处,发现强烈的汞异常反应,“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记载。

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备受世人瞩目,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些兵马俑是秦代造型艺术的杰出成就之一。

4、驰道与直道

驰道是秦王朝的另一大建筑工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久,便诏令全国“治驰道”,相当于今天的国道。驰道主要连接国都与各中心城市及皇帝在各地的别苑,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对秦王朝的稳定和繁荣至关重要。《史记集解》称:“驰道,天子道也,道若今之中道。”

直道始建于秦始皇时期,主要用于防备匈奴入侵,服务军事用途。尽管直道也有驰道的功能,但由于地形限制,宽度不同,各段有所变化。直道也是汉代关中通往塞外的重要路径。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再到秦朝,是中国早期社会发生巨大变动的时期,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制度的转变,在建筑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六国统一后,建筑中的等级标准也被统一,城市布局、宫室面积、城墙高度、门的数量、装饰纹样、陵墓数量、棺椁层数等,都按等级制度分配,建筑体系在此时初步确立。

1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