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晚。 美国财长贝森特宣布了! 9月22日晚上,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突然对外放了个大消息,说这周会继续面试美联储主席的两名候选人,到周末基本能把11个备选人里头的10个人都面试完,然后下周就准备缩小名单范围。 其实,这场“换帅”风波,背后是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之间的博弈,尤其是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后,这事儿变得更微妙了。 先说说为啥要急着换人。 最近两年美国经济一直在摇摆,通胀时高时低,市场上的人都盯着美联储啥时候降息。 可美联储现任主席鲍威尔一直挺谨慎,老是拖拖拉拉的,降息速度让白宫很不满意。 特朗普早就对鲍威尔有意见,几次在公开场合批评他“动作太慢”,甚至还放出过要撤掉鲍威尔的风声。 虽然后来口风有所收敛,但对鲍威尔的压力其实一直没断过。 这次挑选美联储主席的人选,其实也有点意思。 现在呼声比较高的有三个人,分别是凯文·沃什、凯文·哈西特还有克里斯·沃勒。 沃什以前当过美联储理事,属于那种比较强硬的风格,他曾经直接当面跟特朗普讲过,美联储的事儿总统最好别插手,这种人要是上任,肯定不会轻易顺着白宫的意思来。 哈西特则是特朗普的老部下,经济学出身,按理说应该是白宫的“自己人”,结果他却一再强调美联储得独立,不能被总统左右,这让白宫也有点为难。 沃勒最有看头,之前立场也挺硬,但今年5月突然变了态度,公开说要降息防止经济衰退,这和特朗普的想法不谋而合,时机也很巧,外界一看就觉得这里面有点故事。 其实,外界最关心的还不是谁当主席,而是美联储还能不能保持独立。 美国这套体制讲究央行独立,过去一百多年,美联储基本都是自己做主,不怎么受总统影响。 可这两年,白宫一再尝试把自己的人安插进美联储,而且有些候选人还直接在白宫工作,这在美国历史上确实很少见。 要是美联储真的成了总统的“工具”,那美联储的权威和独立性就成了摆设。 9月15日,美国法院才刚刚驳回了特朗普想直接解雇美联储理事的要求,白宫这边又马上把案子递到最高法院。 如果最高法院站在总统这边,那以后美联储还能不能独立,真就不好说了。 必须说,美国选拔美联储高层的流程还是挺严格的,每个人都要接受详细面试,参议院还要一轮轮过堂问答。 官方也不断公开面试进度,保证消息透明。 现在名单缩小的过程已经启动,后面还要看参议院听证和投票。 整个流程都按照法律规定走,外界也能实时跟踪。 虽然现在谁能当主席还没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轮人事变动绝不是普通的岗位轮换,而是美国政策方向和体制博弈的缩影。 总的来看,贝森特的这次宣布,把美联储主席人选这事儿又推到了风口浪尖。 无论最终谁上台,美联储的独立性是不是还能守住,成了美国媒体和经济界的焦点。 当前,相关流程还在推进,后续还得看参议院和最高法院的动向。 美国这场“选主席”的戏,其实反映出他们自己体制里的矛盾和压力。 至于美联储最终怎么选人,后续还得等官方公告,目前没有更多确定的消息。 参考: 美国财长贝森特:本周晚些时候将再面试两名美联储候选人。——华人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