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掏鸟蛋”课程引争议,华南植物园紧急取消!市面还有不少类似课程

9月20日,华南植物园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国庆“青少年现代攀树”独立营活动预告,其中因包含“掏鸟蛋”课程内容引发公众关注与讨论。尽管活动说明中强调所使用的并非真实自然鸟巢与鸟蛋,但该课程仍引发争议。

网络截图

围绕“掏鸟蛋”课程,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支持者视其为一种难得的自然互动,认为无需过度紧张;而反对者则指出,这种以“体验”为名的行为,实则是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一种干扰,不仅暗藏法律风险,更向青少年传递了错误的生态观念。

华南植物园

截至9月22日,相关推文已被删除。据此前报道,植物园工作人员回应称,由于“掏鸟蛋”环节争议较大,该课程目前已取消。

记者检索发现,市面上有不少自然自然研学机构和幼儿园都有开设类似的“掏鸟蛋”课程。自然教育工作者春羽直言,这背后是不同机构对“自然教育”理解的巨大差异。“很多机构只是打着这个旗号做活动,但生态观是缺失的。”

市面上有不少自然自然研学机构和幼儿园都有开设类似的“掏鸟蛋”课程

她分析,推出这类课程,首要目的是制造噱头、吸引报名,本质是迎合市场。春羽曾在某农场做志愿者,当时就碰到有家长执意要求安排“掏鸟蛋”的体验,“当时农场主只能提前藏好的鹌鹑蛋来满足客人的需求,很多家长觉得是独特体验,却没意识到这本身就是一种生态认知的误区。”

另一方面,她也认为很多机构在课程审核上不够严谨,“很多机构或园区可能直接引用了原有设计,却没有从生态角度进行把关。”春羽认为,掏鸟蛋与随意摘花本质相同,都是对自然生命的干预,但公众反应却强弱有别,这正说明社会对“如何与自然正确相处”远未达成共识。“自然教育的普及,依然任重道远。”

“掏鸟蛋”背后暗藏法律风险

监护人也需担责

针对“掏鸟蛋”行为背后的法律问题,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律师指出,若掏取的是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蛋,情节严重者可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面临刑事处罚。

付建进一步说明,若行为人为未成年人,法律责任认定将根据年龄调整:不满14周岁不承担行政或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一般从轻或减轻处罚。若未成年人掏鸟蛋的行为造成了野生动物死亡,监护人要承担替代赔偿责任,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

此外,如果机构或个人明知是保护动物的蛋仍组织掏取,将可能被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处以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这意味着,若在“掏鸟蛋”课程掏取自然鸟蛋,涉及保护动物的,不仅行为实施者,课程组织方也置身于法律风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