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广州,市场正在对冲并大于政策作用。大湾区创新药代表是谁?答案就是总部位于中山的康方生物。这家企业出于政策跟资源并不怎么优秀的中山,原因在于更便宜的土地,环珠江口更便捷的地理位置跟商业氛围,还有更高效的供应链协作带。 同时也告诫了广州发展南沙比黄埔绝对经济价值更高。广州黄埔科学城成立30年,广州向开发区转移了多少产业跟政策支持,但本土没有诞生一家可以拿的出手的工业龙头企业。说到生物医药,整个黄埔没有一家可以拿的出手的创新药企业代表,在招商背书基本都是靠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康方生物这些外来企业所投资的工厂来做宣传指引。其实也不能怪黄埔,隔壁的天河主要以服务业为主,而增城更是没啥企业创新的底子,在这个区重建产业链真的难道极大,可以全盘复盘一下黄埔的几个产业链,基本都没有本土企业做龙头。 而中山也告诉了广州,南沙相比黄埔,是可以在湾区创造增量的,相比广州几个主城区,经常是企业存量搬来搬去,相对低廉的土地成本,更优质的配套,南沙未来是可以跟珠江口其他兄弟城市共创产业协作带。 广州需要的是增量,更应该是通过内生龙头,而不断围绕龙头持续发力的供应链群。广州的湾区番禺希音就是这样的例子,南沙也是有可能的,所以除了配套,请加快南沙的产业氛围,将东进的产业转移加持到南沙,谁行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