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美国扛不住了?24小时内4次对华服软,英国专家:特朗普把亚太江山拱手送给中国

美国扛不住了?24小时内4次对华服软,英国专家:特朗普把亚太江山拱手送给中国 2025年春季,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到新高度,美国突然释放多个缓和信号,这背后是经济压力还是战略调整?亚太格局会因此加速变化吗? 中美经贸关系这些年一直起起伏伏,美国总想通过关税手段占便宜。从2018年开始,特朗普第一任期就大搞贸易战,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10%逐步升到25%。中国这边呢,坚持维护正当权益,采取对等反制,比如对美国大豆、玉米等征收关税。这场拉锯战影响全球供应链,美国企业成本上升,国内通胀压力大。进入2025年,特朗普第二任期一上台,就在1月20日后快速行动,签署多项行政令,提高对华关税。2月1日,他以打击毒品为由,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额外关税。3月和4月,关税率进一步攀升,到4月2日,执行所谓“对等关税”,针对中国商品的税率升到至少60%。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随即回应,从4月4日起,对美国部分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税率最高达125%。这时候,美国农业和科技行业叫苦不迭,出口锐减,供应链中断。亚太国家看在眼里,纷纷调整策略,加强与中国合作,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机制,推动贸易多元化。 4月8日,美国通过行政令,将对华关税率调整到84%,次日又修改到更高水平,引发全球市场波动。中国商务部表示,将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继续实施必要措施,包括加强稀土出口管理。美国半导体企业受冲击,芯片短缺问题加剧。就在大家以为对抗会继续升级时,4月23日,美国态度出现转折。特朗普在公开场合表示,对中国关税会“大幅降低”,从145%降下来,并称如果谈判顺利,不会追加新措施。这算第一次服软。紧接着,4月24日,美国国务院通过媒体释放信号,称已接近中国寻求对话,显示谈判意愿。同一时期,白宫官员多次表态,强调基于互利原则推进会谈,避免进一步对抗。这些举动集中在短时间内,相当于24小时内4次对华服软,标志着美国强硬姿态的松动。英国智库查塔姆研究所专家在4月8日文章中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把东南亚国家推向中国怀抱,相当于把亚太影响力拱手让给中国。因为美国对盟友也加关税,导致日本、韩国等转向与中国加强供应链合作,区域信任基础被破坏。 5月1日,美国正式承认已接触中方,寻求关税谈判。中国外交部回应,愿意在平等基础上对话,但反对任何施压。5月2日,中国表示正在评估美方提议。5月5日,特朗普公开说,将在某个时间点降低对中国关税。5月12日,美中达成临时协议,将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从至少145%降到30%,持续90天;中国则将对美关税从125%降到10%。这项协议后来在8月12日延长到11月10日,避免了进一步升级。特朗普这些举动,源于国内压力太大,农业出口锐减,股市波动,企业游说不断。中国反制措施精准,比如暂停部分美国农产品进口资质,让美方感受到痛点。亚太地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南亚国家深化合作,基础设施项目推进顺利。相比之下,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让盟友失望,转而寻求与中国互利共赢。 美国这些变化,说明其霸权思维行不通了。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大门,推动多边贸易。未来,如果美方取消不当关税,就能为全球经济注入活力。中国会继续秉持互敬原则,促进亚太稳定发展。当然,这场博弈还得看后续,美方能不能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