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欧班列的“战略大动脉”,在9月20日正式宣布“改道”! 就在波兰内政部长今天悍

中欧班列的“战略大动脉”,在9月20日正式宣布“改道”! 就在波兰内政部长今天悍然宣布“继续关闭”边境,彻底无视中方警告之后,我们,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加速启动绕开波兰的“南线”和“北线”备用通道。 要知道,咱们的中欧班列过去十年里早就跑顺了道,从中国出发,经俄罗斯、白俄罗斯一路向西,到了波兰的马拉舍维奇铁路站就得换轨。 这里可是进入欧盟的东部门户,85%到90%的中欧班列都得从这儿过,然后才能分拨到欧洲26国的220多座城市。 现在这口子一封,立马就有大约300列满载着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光伏组件的列车堵在了白俄罗斯境内动弹不得,供应链的综合成本一下子就涨了15%还多。 欧盟那边估算,这一下可能冻结中欧贸易额高达250亿欧元的陆路通道,连Temu和Shein这些电商巨头都得面临延误和高额改道费用。 更让人窝火的是,这事儿本不该发生。不久前中国外长王毅访问华沙时,双方刚签了文件,波兰明明答应要保障中欧班列安全顺畅运行,结果军演刚在9月16日结束,转头就不认账了。 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不光伤了中波之间的互信,更把中欧班列当成了地缘政治博弈的筹码。 但咱们早有准备,哪能被这突如其来的封锁难住?9月20日,就在波兰宣布继续关闭边境后没多久,咱们就正式启动了绕开波兰的"南线"和"北线"备用通道。 先说这北线,除了传统经蒙古、俄罗斯的线路,9月20日宁波港直接开了"中欧北极快航"的试航船。 这条道厉害在哪?全球气候变暖让北极冰层减少,航道能走的时间越来越长,从中国港口走北极航线到欧洲,航程能缩短好几千公里,以前走苏伊士运河得35天左右,现在18天就能到。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说了,中方愿意和俄罗斯及其他相关国家加强北极航道的合作,既要开发又要保护环境,这步棋走得又稳又远。 再看南线,这可是咱们近年来下了大力气建设的通道。从新疆的阿拉山口或霍尔果斯口岸出去,一路往西经哈萨克斯坦,再通过里海轮渡、阿塞拜疆、格鲁吉亚,最后经土耳其进入欧洲。 别看这条道绕了点,但今年1到2月,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两个口岸就累计通行中欧班列2619列。 现在这两个口岸早就开启了7×24小时全天候通关模式,满负荷运转,2024年霍尔果斯就通行了8730列,阿拉山口7684列,分别增长12.5%和15.8%,每个月都保持在600列以上。 国铁集团也没闲着,一边启动新一版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编制,提升运输时效,一边还通过国际合作协议协调境外铁路共同降低运费,吸引货源优先走中欧班列。 现在经阿拉山口通行的中欧班列线路已有123条,霍尔果斯也有85条,新能源车、电子产品这些高附加值货物都能稳稳当当运出去。 其实波兰这一招看似卡住了中欧班列的脖子,实际上反倒帮咱们加快了通道多元化的脚步。 以前85%的班列挤一条道确实有风险,现在北线的北极航道和南线的亚欧大陆桥双线并行,不仅分散了风险,还让咱们和欧洲的贸易多了层保障。 那些滞留在白俄罗斯的列车很快就能通过新通道重新起运,虽然绕了点路,但总比困着强。 这么一折腾,大家反而看清了谁在真心实意搞合作,谁在拿经贸当政治筹码。中欧班列从2013年开行到现在,早就不是简单的货运线路,而是连接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 波兰想靠关边境来拿捏咱们,最后只会让自己失去中欧贸易的重要节点地位,而咱们的备用通道一旦跑顺了,只会让中欧班列的网络更完善、更可靠。 毕竟做生意讲究的是长远和靠谱,这点上,咱们的行动已经说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