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37年,一地主为日军引路找抗联,在深山走了五天,结果那三百多名日军全冻成了冰雕。这个地主就是黄有。黄有是汤原县本地的富户,家底挺殷实,但他可不是人们印象中那种靠盘剥过日子的地主,相反,他为人厚道,谁要是遇上难处,他都会搭把手。他完全可以守着家过安稳日子,可是当日军踏进东北,他没有走开,反而坚定地站到了前面。 要说黄有的抗战路,其实是早早就起头的。那会儿,他便跟着乡亲们加入红枪会,扛着老枪保护家园。 后来,光靠民间自发的力量顶不住了,抗联在汤原一带建起了游击队。 他二话没说,把自家粮食、衣裳、武器源源不断地送过去,不图啥名声,就为让抗日的人多活一口气。 可仅靠支援并不安心,他和家人商量后,全都一致决定跟党组织走在一起。 那时候做出这样的决定风险极大,一旦让敌人查到,全家落得个家破人亡,但他们还是硬是咬牙应下,因为在他们心里,没有国家,哪有他们的小家。 之后的日子,黄有大多数时候不在枪口前拼杀,而是在背后帮着部队解决吃穿问题,不过,战争没有绝对的安全。 那年冬天,形势紧迫,部队大转移,他留下来收尾一些事,偏偏就在这节骨眼儿,可怕的事情来了。 一股日军突入村子,把周围合围得水泄不通,黄有落到敌人手里,对方逼着他带路,要找出抗联的密营,他表面上点头答应,心里却早有打算。 熟门熟路的他,对深山沟壑门儿清,他借着这个机会,把三百多日军往大雪封山的林海里引。头几天他们拼命赶路,却什么也找不到。 风刮得跟刀子似的,雪越下越厚,仿佛天地都在吞人,几天下来,敌人眼看粮食、体力都耗光了,心气儿也彻底乱了。 就在队伍躁动的时候,他又把敌人领到自己旧居附近,装作还要继续搜寻。 本来气急的日军差点就把他枪毙了,但黄有硬是嘴皮子把他们稳了下来。 夜深人静时,他趁守兵困倦翻身溜出,拖着半条命顶风冒雪往抗联的驻点跑。 荒野里雪直扑进骨头,他几乎要冻死在路上,幸好遇到巡逻战士才被救下。 醒来后,他第一句话就是讲清敌人的位置,抗联立刻出击,可当真接触时,发现日军大多早已熬不住。 几天里,这三百多人背着饥饿、没御寒物资,被困在林海雪原,最后被寒冷一点点吞光,几天前还不可一世的侵略军,此时只剩溃败和冰冷的尸体。 这场战果背后,是黄有以一人之力换来的,他靠智慧和毅力,硬生生拖垮了整支日军,却也因此身体彻底垮掉。严寒和伤病拖住了他,等到战友们翻身,他却再也没能挺过去。 他的去世让人心酸,原本可以平安一生的人,硬是把自己投到最危险的处境,只为了帮同胞多一线生机。 一个人拦下三百人,他牺牲了自己,留下的却是不能被磨灭的信念。 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在民族生死的关头,普通人也能写下震撼人心的篇章。 【参考资料: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 第76卷 人物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38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