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智造世界创造美好”。9月20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一大批全球制造业的前沿科技和代表性成果集中展示,吸引众多观众驻足。21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黑科技”已运用于合肥电网的日常运维,为城市带来更可靠、更智慧的用电新体验。
新能源汽车成为电网的“充电宝”
电动汽车不仅可充电,还能反向放电;量子技术默默守护着电力精准传输;“虚拟电厂”高效调度着千家万户的能源……走进国家电网展台,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未来感的“智慧电世界”。
在“车网互动”展台,一座新能源汽车“光储充一体化”模型和V2G充电桩吸引了不少市民尤其是小朋友的注意。“您的电动车其实也是一个‘移动储能站’。新能源汽车不仅可以从电网充电,还可在用电高峰时段通过V2G充电桩反向放电,实现‘车—桩—网’灵活互动。车主将电池中富裕电量卖给电网,既缓解区域供电压力,还能获得额外收益。”国网合肥供电公司数字科技部专责方慧敏在现场热情地介绍。
合肥作为国家首批9个车网互动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全市已建成6座“光储充一体化+车网互动”场站、43根反向充电桩,最大反向放电功率超2000千瓦。经测算,合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总容量约2400万千瓦,最大充电负荷47.78万千瓦。随着市场化政策持续完善,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参与车网互动,成为电网的“充电宝”。
量子技术助力电网稳定发展
不远处,一座量子电流互感器模型同样引人注目。2024年11月,安徽电力建成国内首座量子应用示范变电站——220千伏合肥候店变电站。站内融合量子测量、通信与计算三大前沿方向,部署了量子电流互感器、量子多点传感器等85台套创新设备,验证了量子技术在电力生产中的实际效能。
“在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今天,量子技术以极高精度与安全性,为电网数据传输与系统控制提供了坚实支撑。”合肥电网数字科技部副主任陈朔表示。
无论是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换电站,还是光伏电站、新型储能电站、风电站,真正将各类能源“串珠成链”的,是背后那位看不见的“智能指挥官”——虚拟电厂。展区大屏幕实时显示着合肥虚拟电厂动态:光伏、储能在内的1205.3兆瓦可调资源正在灵活响应调度,合肥虚拟电厂像一个“智慧能源调度师”,具备调压、调频、调峰三大功能,有效提升电能质量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为电网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供电将合肥虚拟电厂升级为全国首个“5G+量子加密”虚拟电厂系统,安全性和负荷调控速度达国际领先水平。它成功完成车网互动规模化实测、分布式光伏绿电中长期交易等任务,还参与长三角电力互济,为全国虚拟电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合肥方案”。
前8个月合肥652家企业参与绿电交易
记者注意到,展会不仅是电力科技秀,更设置了绿电交易服务台,现场专人为企业解答绿电购买与使用问题,助力企业通过绿电消费提升国际竞争力。今年1月至8月,合肥市共有652家企业参与绿电交易,成交绿证166万张,交易电量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
“说到绿电,本次大会本身就是一场绿色实践。我们协助大会主办方购买了700张绿证,对应70万千瓦时来自内蒙古阿拉善风电场的清洁电力,实现大会100%绿电供应,预计可节约标准煤234吨、减排二氧化碳约704吨。自2023年以来,世界制造业大会已累计消纳绿电超160万千瓦时,为国内外大型展会低碳转型树立了‘合肥样本’。”陈朔表示。
大皖新闻记者徐琪琪通讯员李岩实习生曹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