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华鲁恒升:“链主”领航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从传统小氮肥厂到高端化工领军者,华鲁恒升的崛起,正是产业链沃土成长并以“链主”之姿反哺驱动的典范。凭借创新、整合与生态构建力,赋能上下游,牵引集群发展,推动山东化工产业链向绿、向新、向质跃升,华鲁恒升成为塑造区域竞争力的一大引擎。

绿色基因深植:从战略内核到产业变革

走进华鲁恒升,“绿色”二字早已超越环保理念,成为贯穿发展的精神图腾。

华鲁恒升党委书记、董事长常怀春提出的“内涵式发展”理念,让企业走出“双轮驱动”的升级之路:一方面以洁净煤气化技术打造全国首套大氮肥国产化示范装置,让传统业务焕发新生;另一方面深化煤化工与石油化工耦合联产,延伸碳一、碳四、碳六、碳八产业链,形成化学肥料、基础化学品、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四大产品集群。

在绿色低碳实践中,华鲁恒升通过传统产业升级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等项目,实现三大煤气化平台互联互通,平台规模、效率和安全性能大幅提升,每年可节约标煤15.43万吨、减少52%的废气排放量,先后12年入选全国合成氨、甲醇、醋酸等行业“能效领跑者”。

此外,华鲁恒升启动多个延链扩群项目。高端溶剂项目投产后,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产能跃居国内首位,进一步巩固了在锂电池上游细分行业的领军地位。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通过整合碳六产业链,降低了综合能耗,提升了尼龙新材料产品群附加值。二元酸项目则有效延展新能源材料链条,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锂电池领域的“一站式”供应能力。DMF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成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2024年,华鲁恒升完成项目投资58亿元,有5套装置建成投产,新能源新材料营收占比达到50%,绿色动能已成为企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今年上半年投产运行的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

技术突破赋能:产业链协同激活市场

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通过自主原始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在线优化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抢占行业制高点。华鲁恒升的技术突破,正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下游产业激起层层涟漪,形成协同发展的壮阔图景。

最近5年,华鲁恒升研发投入超过50亿元,目前拥有270多项国家专利,部分成果获得全国、行业和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先后参与起草、修订并发布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32项。

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华鲁恒升围绕锂电池产业链的布局尤为亮眼。

眼下,华鲁恒升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技术人员正在忙着调试开车。“这是我们发挥草酸酯产业平台和技术优势,巩固锂电化学品细分行业领军地位的延链扩能工程,全部投产后,将进一步扩大产能和市场占有率,提升行业竞争力。”华鲁恒升车间主任刘春丽说。

碳酸二甲酯是锂电池电解液的关键溶剂,其新工艺与新型催化技术的突破,让2021年建成的30万吨装置迅速应用于高端领域。此后持续扩增碳酸二甲酯产能,2022年底产能翻番达到60万吨,随后电子级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快速跟进,产能扩至30万吨规模。2023年高端溶剂项目投产后,三种产品产销联动,使碳酸二甲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电子级市占率60%),碳酸甲乙酯达25%,成为比亚迪、天赐新材、新宙邦等头部电解液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华鲁恒升在锂电池正极材料、电解液两大领域的双线布局、延链推进,不仅满足了行业增长需求,更推动了全链条技术进步与成本优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注入动力。

在化工新材料领域,华鲁恒升尼龙产业链的“一头双线”布局也独具特色。环己醇-己二酸-尼龙66与环己酮-己内酰胺-尼龙6产业链优势互补,形成柔性多联产体系。这些具备优异机械性能、耐磨性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减轻重量、提升燃油效率)、电子电器(保障安全稳定运行)等领域,为下游产业升级提供了高性价比选择。

生态共建共赢:链主引领构筑产业新生态

独行快,众行远。华鲁恒升深谙产业链协同的真谛,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构建起多方共赢的产业生态。

在原料供应端,华鲁恒升与大型煤企建立长期合作,依托运煤班列专线保障运输,2024年通过“抱团”争取铁路运费优惠,年省运费超千万元;与加氢苯龙头企业在己内酰胺领域开创“良性竞争+深度合作”模式,协同优化纯苯采购渠道。

冬季乙醇保供的难点,恰恰是供应链韧性建设的契机。华鲁恒升乙醇供应商集中在东北区域,运距较远,冬季雨雪天气下采购保供压力较大。华鲁恒升与战略供应商创新合作模式,双方调研发现,公司周边一火车站具备危化品接卸、储存资质,通过一系列运作,公司实现仓储前置,构建“区域缓冲仓+应急储备点”的双层库存网络;实现运输协同,打造“铁路专线+定制化短倒”的高效衔接体系,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在产品销售端,依托德州和荆州多套装置、“一体两翼”布局,全球最大DMF、混甲胺供应商地位日益牢固。通过产品的高质量、淡旺季稳定供应以及优质业务服务,形成了长期、均衡、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让企业得以充分发挥“一头多线”柔性联产优势。在有机胺领域,与冀鲁周边氯化胆碱头部企业的合作占比超80%(这些企业产能占国内90%),与电子材料头部企业合作占比超50%,形成方圆300公里的产业集群。

数字化转型更让协同效率迈上新台阶。华鲁恒升统筹智慧园区、智能工厂和信息化建设,推动“智改数转网联”,数据中心机房、生产管控平台、安全环保应急管控平台等系统全面落地,实现生产智能控制全覆盖与科学决策。这些数字化成果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还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借鉴和示范,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通过数字化平台,华鲁恒升与上下游企业实现了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提高了产业链的整体响应速度和市场竞争力。

从技术突破筑牢根基到链主效应带动集群腾飞,从单厂减排到全链条降碳,华鲁恒升正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升级,为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树起标杆。企业负责人表示,面向未来,华鲁恒升将继续以绿色发展为指引,深耕高端化工与新能源材料领域,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数字化转型,推动整个化工产业链向绿色、高端、智能方向发展,为我国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