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前几年,随便刷个微博、知乎,总能看到一堆刚毕业的大学生抱怨:“拿3000元工资,

前几年,随便刷个微博、知乎,总能看到一堆刚毕业的大学生抱怨:“拿3000元工资,连房租都交不起。”“月薪3000,还不如去捡破烂。”“这点钱连奶茶自由都实现不了。” 而现在,这样吐槽的声音基本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月薪3000就3000吧,总比挣不到钱好。”“有份工作就不错了,该认命得认命。”仿佛大家对3000元工资突然变得知足了,越来越能接受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不是大家真的知足了,是现实逼得人没脾气了。这几年经济什么情况,找工作多难,大家都心知肚明。企业缩招的缩招、裁员的裁员,一个岗位几百个人抢,能拿到offer已经算幸运。这时候再嫌3000少?可能连3000都没了。 这种“接受”背后,其实是年轻人选择变少了。前几年经济好的时候,你嫌工资低可以跳槽、可以转行、可以创业,机会多的是。现在呢?市场没那么活跃,换工作风险太大,很多人不敢动,也动不了。干脆躺平认命,至少还能图个稳定。 还有一个挺残酷的现实是:很多人慢慢意识到,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职场精英、年薪百万。大多数普通人,就是挣一份普通的工资,过一种普通的生活。以前互联网上声音大,动不动“人均985、年薪30万+”,那都是幸存者偏差。真实世界里,月薪三千的沉默大多数,从来就没消失过。 但“接受”不等于“合理”。月薪三千在一二线城市活得下去吗?交完房租水电、吃穿用度,可能真剩不下什么。这种收入水平的长久持续,会不会拉低整个劳动力市场的薪酬标准?企业会不会越来越理直气壮压价?这些问题,可不是一句“认命”就能解决的。 某种程度上,这种沉默也是一种无奈。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被说“吃不了苦”“眼高手低”。那还不如低调点,少说两句,默默找工作、兼职、省钱。但这不表示年轻人真的满意,只是暂时选择了更现实的生存策略。 我们得警惕的是:这种普遍的低收入认同,会不会变成一种新的“正常”?如果整个社会都觉得“月薪三千就该知足”,那谁还会为劳动者争取更好的待遇和权益?大学生工资 破破烂烂大学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