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第七届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深圳捧起奖杯:7年资助347位科学家

9月20日,第七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50位获奖科学家如明星一般走过红毯,走上领奖台,与家人一起享受聚光灯下的荣耀,也带来了自己探索人类“大问题”的科学梦想。

今年获奖人的研究涵盖人工视网膜光感修复、非阿贝尔任意子的产生和操控、光电赋能人工酶、火星岩石漆中寻找生命标识、植物生长素的分秒级调控、神经性耳聋药物研发、可信视觉计算、载人密闭空间二氧化碳转化应用、星球移动探测机器人、海底隧道缝养灾变防控等一系列前沿突破,聚焦原始创新,呼应国家重大需求,深入科学技术“无人区”。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需要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成果,我们必须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这为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在座的各位,赋予了沉甸甸的历史责任,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颁奖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致辞说,“‘科学探索奖’正是为你们注入了一份‘自由探索’的底气。希望你们珍惜这份支持,用好这份资源,心无旁骛地追求那些最本质、最纯粹的科学问题。”

原创研究是科技发展的源头活水,“鼓励原创”是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定位,鼓励原创贯穿在“科学探索奖”每一轮评审中。2025年,“科学探索奖”从同行评审、复审再到终审,评审专家们都更注重对未来研究工作原创性的考察。

今年的颁奖典礼也创了三个历史新高,历届以来最多的年轻科学家、女性科学家,更多的地区和机构拥有了自己的获奖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获奖人中有两人来自深圳,分别是在生命科学领域获奖的南方科技大学竺淑佳,和在电子信息领域获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廖清。

这项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科学家主导人才遴选的公益奖项,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等十几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共同发起,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每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不止于此,科学探索奖持续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在他们最具爆发力的年纪,去挑战,去探索,攀登科学的珠穆朗玛峰。

科学探索奖已举办7届,七年来,科学探索奖已资助347位科学家。在获奖当年及以后,获奖人中有11人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在全球顶尖科学刊物《细胞》《自然》《科学》上共发表论文超40篇,他们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最前线的“主力军”。

七年来,科学探索奖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不断得到科学界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奖项的初心是帮助优秀青年科学家减少现实生活的压力,“轻装上阵”,心无旁骛;而现在,它已越来越多地成为了一种精神上的激励:为一份份奔赴人类未达之境的科学梦想,提供了更多信心和底气。

“‘科学探索奖’提供了一种社会资金‘长期主义’支持基础科研的‘方法论’。”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奚丹表示,资助基础科研是腾讯SSV、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领域的一个核心重点,而设立科学探索奖的初心是希望腾讯能够作出超越商业边界的一份长期承诺,以此资助中国的基础科研领域,希望让中国最优秀的一批青年科学家能够少花一些时间精力在柴米油盐,多花一些时间精力探索科技的星辰大海,勇闯科技无人区。

奚丹强调,腾讯会提供一些差异化和互补的能力。比如除了资金,还会帮助科学家之间进行跨界互动和国际交流,通过这个平台为科学家提供更多帮助和支持。

“我们希望探索出一条民间资金和民营企业资助基础科研的新路,希望能做一个标杆,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入这一队伍,共同做这样的补充力量,共同托举中国的基础科研能够走得更快更稳。”奚丹说“科学家们常说:‘科研是一场孤独的长跑。’但我们相信,当越来越多的力量汇聚成光,这条路上便不再孤单。”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周雨萌/文何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