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红书在北京举行“打击虚假营销”治理开放日,首次公布“打击虚假营销战队”的整体工作情况和阶段性成果。
自今年3月“战队”成立以来,小红书已封禁虚假账号超过1200万个,处置虚假营销笔记1376万篇,清理虚假评论超3.6亿条。平台数据显示,虚假营销内容的整体曝光量下降60%。
虚假营销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真实的网络社区氛围。为破解治理难题,小红书打破部门壁垒,组建跨职能虚拟战队,推动治理方式从“单点应对”走向“全链路覆盖”,实现了从账号识别、内容拦截到行业规范、品牌溯源的系统化治理。
在治理实践中,团队重点针对“伪素人账号”“众包账号”等类型展开打击,并通过AI模型识别和多维度关联分析,持续提升拦截的准确度和效率。目前,小红书治理响应速度已从过去的“周级别”缩短到“小时级”甚至实时拦截。
治理还延伸至行业和品牌层面。在留学、房产、婚恋、母婴等领域,平台设立了更严格的资质准入标准和内容规范,违规账号比例明显下降。同时,小红书建立了“品牌清源系统”,对违规品牌进行黑名单管理和阶梯处罚。
随着技术迭代,平台也在构建基础治理设施。例如,“生态哨兵”系统能够实时发现异常内容集中出现的情况;“黑种子库”已积累18万条违规样本,用于比对新发布内容,提升识别效率。
新媒体营销专家表示,虚假营销的效果正在明显减弱,部分依赖“伪素人”与“模板化笔记”的团队正在转型,转向合规经营或内容创作。
小红书方面称,未来将继续推进模型迭代、优化算法体验,并定期公开治理成果,邀请外部专家参与讨论。“战队”负责人表示,目标是让虚假营销的成本长期高于收益,同时呼吁品牌、创作者和用户共同抵制不良行为,维护真实的社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