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ST宇顺董事长公开回应大股东增资并济科技:不会构成同业竞争,两者业务存在区别

*ST宇顺(002289.SZ)收购数据中心在即,大股东上海奉望实业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奉望”)近期也宣布增资一家算力公司。

9月14日,四川并济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并济科技”)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上海奉望与并济科技的现有股东签署战略投资框架协议,约定由上海奉望对并济科技增资3亿元,增资预计将在30天排他期之内完成。

两笔相似且相近的投资布局,也引发了市场猜测:大股东完成对并济科技的增资后,该资产是否会注入上市公司?是否会与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的上市公司形成同业竞争?

9月18日下午,上海奉望在上海召开媒体沟通会。沟通会上,*ST宇顺及上海奉望董事长嵇敏对当前的市场猜测做出了回应。

嵇敏表示,上海奉望投资并济科技不会与*ST宇顺形成同业竞争,且不否认未来有将并济科技注入*ST宇顺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ST宇顺年初至今股价一路狂飙。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9月19日收盘,*ST宇顺年内涨幅为987.64%。

否认存在同业竞争

在9月18日的媒体沟通会上,嵇敏回应了诸多市场关心的话题。

据介绍,并济科技成立于2020年7月1日,是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商,已搭建并运营不低于20000P的人工智能算力集群及公共服务平台,规划建设算力规模不低于50000P,并参与多个国家级重点项目。

“这家公司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已经和一些顶尖院校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前不久还与几家公司联合申报了工信部的算力强基榜”,嵇敏说。

嵇敏特别提到,目前,并济科技运营了近3万张算力卡,“规模在国内绝对是头部,而且这家公司拿到了高端算力芯片的最新货源,其中就包括了英伟达的稀缺算力卡”。

市场有质疑称,并济科技和上市公司拟收购的中恩云数据中心同属于数据中心、云计算领域,可能存在同业竞争的风险。

对此,嵇敏解释称,“两者的业务有本质区别,中恩云的业务是数据中心相关业务,而并济科技从事智算中心相关业务”。

据其介绍,一般而言,数据中心的功能是存储、管理和常规处理数据,负责处理常规计算任务;而智算指的是智能计算,主要用于AI训练和推理工作,要求设备的性能也更高。“两个项目本质上干的是两个不同的事,解决的客户需求也不同”,嵇敏说。

那为何不通过上市公司直接增资并济科技?嵇敏称,*ST宇顺重大资产重组尚未完成,在此之前“上市公司确实不方便启动对其他资产的收购”。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奉望此次增资并济科技,并未透露对应持股比例。未来上海奉望是否会考虑控股并济科技?又是否会考虑将其注入*ST宇顺?嵇敏回应称,“作为上市公司大股东,我们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欢迎大家关注上市公司的后续公告”。

业绩承压下转型急迫

近期,*ST宇顺更新了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公司此前拟收购中恩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申惠碧源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中恩云(北京)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下统一称“中恩云数据中心”),目前已经签署了补充协议(二)。

沟通会上,嵇敏也对上市公司此项收购做出回应。他表示,“目前,*ST宇顺收购中恩云事项从流程上看,只差临门一脚。整个交易尚未完成,仍需通过股东大会审议以及后续的一些流程。”

天眼查显示,*ST宇顺成立于2004年,位于深圳市南山区,2009年9月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主要业务为智能手机整机制造商提供全方位触控显示一体化解决方案,专业研发制造Sensor感应器、电容式触摸屏、中小尺寸LCD及对应模组、玻璃盖板产品。

财报显示,2020年至2022年,*ST宇顺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340.14万元、-2663.29万元、-2738.51万元,连续三年亏损。因此,自2023年4月28日起,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宇顺电子”变为“ST宇顺”。

业绩持续亏损,*ST宇顺开始求变。

2023年5月,*ST宇顺原控股股东中植融云(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及一致行动人中植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上海奉望签署协议,拟以5.92亿元对价转让所持27%股份。同年9月份,股份过户登记完成,上海奉望成为控股股东。

上海奉望入主后,*ST宇顺扣非净利润依然亏损。2023年、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847.80万元、-2142.91万元,且2024年扣除后营收低于3亿元,因此触发退市风险警示条款,于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宇顺”变为“*ST宇顺”。

业绩压力下,*ST宇顺开启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的收购计划。

今年4月份,*ST宇顺正式启动跨界转型,筹划收购中恩云数据中心。7月份,本次交易双方签署正式协议,明确交易价格为33.5亿元,资金来源为控股股东借款和金融机构并购贷款。

为何选择向数据中心转型?嵇敏称,去年9月,“并购六条”推出,鼓励上市公司通过跨界并购,切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让我们看到了方向,转型也是必然的结果。我们希望通过向数据中心产业的转型,上市公司能够在新兴产业上有所作为,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有效的收购,打造A股‘算力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