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芯原股份拟收购芯来科技 加码半导体 IP 设计

中经记者秦枭北京报道

近日,AIASIC龙头芯原股份(688521.SH)披露收购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向芯来共创、胡振波、芯来合创等31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芯来科技97.007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公告显示,截至预案签署日,芯原股份直接持有芯来科技2.993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芯来科技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芯原股份对芯来科技的收购,是半导体IP设计领域的一次重要布局。通过此次收购,芯原股份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其在AIASIC领域的龙头地位,还能够借助芯来科技的技术优势,拓展在RISC-V架构方面的业务布局,实现技术互补和资源共享。

交易细节披露

芯原股份是一家依托自主半导体IP,为客户提供平台化、全方位、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IP授权服务的企业,被誉为“中国半导体IP第一股”。

作为此次收购的标的公司,芯来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中国本土首批RISC-VCPUIP提供商之一,目前公司拥有员工111人,其中研发团队占比75.68%,公司产品应用于AI、汽车电子、工业控制、5G通信、物联网、网络安全、存储和MCU等领域。累计开发了数十款IP产品。

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芯来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945.99万元、7794.70万元、616.34万元,同期的净利润分别为-3179.20万元、-4401.99万元及-2116.44万元,呈现连续亏损状态。不过,其亏损并非由于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不足,芯原股份在公告中指出,上述时间段内,剔除股份支付影响,标的公司已接近实现盈亏平衡。作为标的公司主要业务的半导体IP授权服务的毛利率水平较高,超过90%。标的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主要系其所处半导体行业具有技术密集、研发投入大等特征,标的公司作为RISC-VCPUIP的领先企业,持续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以提升整体研发水平并推动产品线的拓展与升级,保持领先地位;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标的公司对员工实施了较大力度和范围的股权激励,导致报告期内股份支付费用较高。

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芯来科技的股份支付相关费用分别为3096.29万元、3640.25万元及906.70万元。

薪火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翟丹对记者分析道,芯来科技作为中国本土首批RISC-VCPUIP提供商,其财务表现(亏损但毛利率超90%,剔除股份支付后接近盈亏平衡)在半导体IP行业中具有典型性,符合早期发展阶段特征。半导体IP授权行业(尤其是RISC-V领域)普遍存在高研发投入、长回报周期特点。芯来科技的亏损主要源于前期研发和市场拓展成本(如CPUIP设计验证),而90%以上的毛利率则凸显其轻资产、高附加值业务模式(IP授权无需大规模制造)。这与全球RISC-VIP供应商(如SiFive)的早期路径一致。

“后者在成立初期也经历多年亏损,直到规模化应用后才盈利。中国RISC-V产业仍处于成长期(据SemicoResearch数据,2023年全球RISC-VIP市场增速超30%,但渗透率不足10%),芯来科技的财务状态反映了抢占技术制高点的战略投入,而非经营不善。”翟丹补充道。

眺远营销咨询创始人高承远也认为,芯来科技现阶段亏损是RISC-V赛道“先发者必经的阵痛”。IP行业固定成本高、客户导入周期长,本土生态又刚起步,必须靠持续研发和客户Design-win“堆”出未来版税。毛利率90%说明技术溢价已经显现,剔除股份支付后近盈亏平衡,意味着只要收入再放大30%—40%,利润就会迅速弹升。

补齐RISC-V矩阵

此次收购芯来科技,将完善芯原股份核心处理器IP+CPUIP的全栈式异构计算版图。

东吴证券研究报告显示,RISC-V作为开放、可扩展的指令集架构,正在成为AI芯片的重要基石:它既能满足端侧对低功耗、实时性和隐私保护的需求,又具备灵活扩展向量/AI加速指令的优势。随着AI从云端加速走向终端,RISC-V在端侧智能和嵌入式AI领域展现出快速渗透趋势。

目前,芯原股份已拥有针对异构计算的丰富的处理器IP储备,芯原股份高管在接受调研时表示,本次交易使芯原股份能够在为客户定制AIASIC时,灵活采用通用RISC-VCPU、定制化指令扩展及微架构创新,打造更具差异化和市场竞争力的芯片解决方案。芯原股份还可以依托RISC-V开放生态,利用现有技术成果,为不同AI应用场景构建更灵活的软硬件设计平台。

翟丹认为,通过收购,芯原股份在AIASIC领域可提升能效比和定制化能力。芯原股份的AIIP(如NPU)擅长并行计算,但需高效CPU控制;芯来科技RISC-VCPUIP的开源特性支持指令集定制,可优化AI工作负载(如降低延迟30%以上)。结合后,能为客户提供“CPU+AI加速器”一站式方案,满足大模型推理芯片需求(如边缘服务器),缩短客户开发周期(据ABIResearch,AIASIC设计周期平均缩短20%)。例如,在自动驾驶芯片中,RISC-V的可扩展性可降低功耗,提升芯原方案在NVIDIA等巨头竞争中的性价比。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芯原股份与芯来科技的强强联合或将改变国内半导体IP设计行业的竞争格局。

根据行业调研机构IPnest统计,2024年,芯原股份的半导体IP授权业务市场占有率位列中国第一,全球第八;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费收入排名全球第六。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表示,此次交易将重塑国内半导体IP产业格局,芯原股份通过控股芯来科技,补齐RISC-V核这一关键拼图,形成从基础架构到应用级IP的完整版图,进一步拉开与华大九天等竞争者的差距。此举可能倒逼平头哥及其他国内头部企业加速RISC-V生态投入,或促使中小IP厂商转向细分领域差异化竞争。从中长期看,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确,头部企业通过并购补齐技术短板将成为主流策略。

高承远直言,交易完成后,芯原+RISC-V的组合将把CPU这一刚需IP补齐,形成从处理器到AI加速的完整货架,客户做国产替代可以“一站式下单”,势必对ArmChina、Cadence(原Tensilica)以及初创CPUIP形成更强有力的竞争。后续三到五年,同行要么被收购(做小而美的垂直IP),要么被迫转向Chiplet、硅光等Arm不擅长的细分赛道;同时会倒逼Arm在授权费和本土支持上让步,行业进入“价格战+生态战”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