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徐雅臣)近日,记者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钢股份”)获悉,该公司起草的《绿色低碳冷轧和热镀钢板及钢带》系列5项企业标准以及对应的低碳汽车板产品价格体系正式发布。这是钢铁行业内首个集产品使用性能与降碳属性于一体、可直接服务于汽车产业链绿色采购的绿色低碳产品标准和价格体系。
据介绍,首钢股份此次发布的绿色低碳产品系列企业标准,在行业内首次定义了绿色低碳产品、降碳评价方法、对比基准、牌号命名方式等概念。该标准提供了降碳30%至70%多个梯度等级产品,包含软钢、烘烤硬化钢、低合金高强钢、双相钢及热冲压钢五大汽车板品种,强度级别覆盖300兆帕至2000兆帕。此外,根据钢种特征和降碳需求,该标准对高炉—转炉、废钢—电炉及电炉—转炉等不同工艺路径进行了最优匹配。
考虑到大量添加废钢对产品的影响,为确保低碳路径下的产品性能,该系列企业标准在规范常规化学成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铜、砷等残余元素在不同降碳等级下的含量上限作出了严格规定,相较国标和行标更加严苛。此外,为便于汽车板用户实现从常规产品向低碳产品的平稳过渡,该系列企业标准还对国内外相似产品进行了牌号对照。
首钢股份同步发布了低碳汽车板产品价格体系。该价格体系以2020年相关产品全生命碳足迹为基准,通过匹配最优工艺路径,全面满足客户减碳比、碳足迹、废钢比等需求。这一价格体系的发布,将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作为全新的赛道,以技术和产品创新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为下游行业绿色低碳材料应用和采购提供标准化和系统化的支撑,在推动形成健康、可持续的绿钢市场及应用过程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据了解,截至目前,首钢股份已经在长流程下实现低碳汽车板综合降碳达到50%(LCA口径),并已在多个合资品牌车企实现商业化供货,在国内首发汽车用钢产品10项,具备高强外板、高耐腐蚀镀层钢、轻量化超高强钢、热成形钢等有技术优势的系列化产品,以及15种车身和底盘用钢整体解决方案。
首钢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近零碳”电炉短流程项目的落地后,首钢股份将具备最高70%以上(LCA口径)降碳产品的批量稳定供应能力,这不仅能进一步推动首钢股份“双碳”目标的落地,更将助力产业链实现协同降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