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李聚奎正在301医院养病,却无意间听到两个护士的谈话,第二天,他去了西区病房,急忙走到一个老者身边:“彭老总,你还好不?” 你想啊,1973年那时候,彭老总因为之前的遭遇,身边没几个敢光明正大凑近的人,连跟他说句掏心窝子的话都得偷偷摸摸。李聚奎自己也是来养病的,身上还带着长征、抗日那会儿落下的老伤,可一听到护士聊“西区病房住的是彭老总,最近没怎么说话”,心里立马就揪紧了。 他早从1966年之后就没了彭老总的准信,只偶尔从老战友那儿听着点零碎消息,说老总日子不好过,这会儿突然知道人就在同一个医院,哪儿还坐得住?第二天一早,他连自己的药都没顾上按时吃,揣着颗急乎乎的心就往西区跑,脚步比平时快了不少,连陪他散步的警卫员都得小跑着才能跟上。 其实李聚奎跟彭老总早就是过命的交情,长征时彭老总当红三军团军团长,他就在军团里当师长,湘江战役那会儿,他俩在阵地上一起啃过干硬的青稞饼,一起盯着敌人的炮火商量对策。我总觉得,这种一起扛过生死的战友情,比啥都结实,也难怪他敢在那时候主动找过去——他心里装的不是怕惹麻烦,是老战友的安危。 走到病房门口的时候,李聚奎还特意放轻了脚步,可推开门一看见那个坐在床边的老者,脚步又不由自主地快了。彭老总那时候头发已经白了大半,脸也比以前瘦了一圈,穿着简单的病号服,正盯着窗外发呆,听到动静抬头,看见是他,眼里先是愣了一下,跟着才慢慢眨了眨眼,沙哑着嗓子喊了声“聚奎啊,你怎么来了”。 李聚奎赶紧走过去,几乎是攥着彭老总的手问好不好,那语气里的担心藏都藏不住。他知道这会儿说话得小心,没敢多提以前的事儿,就问彭老总吃得香不香、睡得沉不沉,护士照顾得周不周到。要知道,那会儿不少人躲彭老总还来不及,他倒主动找上门,这份胆子和情义,搁在哪个年代都让人佩服。 后来李聚奎回忆起这事儿,说那天没待太久,也就十几分钟,可走的时候彭老总一直送他到病房门口,眼神里的劲儿跟平时不一样了。他自己回到病房后,还特意跟医生打听彭老总的病情,反复叮嘱要是有啥需要帮忙的,一定要告诉他。不是说有多轰轰烈烈,就是这份不趋炎附势的实在,才见得出老革命家的本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