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红星观察丨巴基斯坦与沙特签署共同战略防御协议,专家释疑:为什么是巴基斯坦

据央视新闻报道,9月17日,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政府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正式签署共同战略防御协议。根据协议,第三方针对两国任何一国的攻击将被视为“对两国的侵略”。

当天,沙特阿拉伯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与到访的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在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声明说,双方签署了共同战略防御协议,这反映出双方对加强国家安全以及实现地区和世界安全与和平的共同承诺,旨在发展两国间防务合作,加强对任何侵略的联合威慑。

▲沙特阿拉伯王储萨德曼(右二)、沙特国防大臣(左一)、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左二)以及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右一),于17日签署互防协定后合影留念。

沙特与巴基斯坦,关系一直很密切。2018年巴基斯坦面临严重债务危机,沙特曾向巴基斯坦提供60亿美元贷款,以帮助巴方稳固外汇储备、清偿债务。

巴基斯坦与沙特数十年来保持军事合作,巴基斯坦曾承诺保护沙特领土完整,2018年巴基斯坦军方证实将向沙特派遣士兵,帮助训练沙特军队。

9月17日两国签署的这一协议,是两国关系迈向新一个阶段的里程碑,也是在以色列对卡塔尔境内的哈马斯人员进行袭击以来,海湾地区阿拉伯国家做出的首个重大防务决定。

协议意味着巴将为沙特提供核保护?

这一协议是否意味着巴基斯坦将会为沙特提供核保护?

对此,沙特官员在接受采访时没有明确回应,而是表示:“这是一项涵盖所有军事手段的全面防御协议。”

复旦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章节根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签订这一协议后,巴基斯坦就要为沙特提供实质性核保护,这种可能性其实极低。

章节根向红星新闻记者分析称,国家间目前写在条约内明确的核保护协议,只存在于北约同盟体系之间,以及美韩和美日之间,这些核保护协议落实到了文本,而且确实有具体的部署动作。不过,哪怕就是这样,核保护协议能不能起到真正的前沿威慑作用,都存在很大争议。

舆论发现,此次沙特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共同战略防御协议,没有在文本层面确认“核保护”这一描述。另外,目前拥核国家对外多少都签署了防务协议或者共同防御协议,但不可能意味着就会提供核保护。

章节根认为,虽然巴基斯坦长期以来为沙特提供一些军事培训、防务合作以及武器支持,但巴基斯坦规定,动用核武器的前提是“自身主权遭遇侵犯时”。同时,巴基斯坦作为一个新生的核国家,是否具有保护他国的核能力,也是一个问题。

为何双方选择在这个时候达成协议?

近期在以色列的强势行动下,特别是对卡塔尔境内的哈马斯目标发动打击后,中东地区局势陡然进一步紧张。沙特和巴基斯坦这一次签订共同战略防御协议,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章节根向红星新闻记者分析认为,在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袭击之后,中东的安全局势进入了新的阶段。

就沙特和美国关系而言,沙特过去长期以来依赖美国提供保护,沙特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在近年来出现波折后,两国关系一直未能回归到正常阶段。

同时,美国对中东地区提供的安全保护和在中东的影响力都在下降。尤其是特朗普上任后,对以色列的明显放任和在中东的战略收缩,表现得非常明显。尤其是上述卡塔尔事件之后,中东阿拉伯国家更为担心会形成战略真空。

章节根强调,这样的战略真空,让中东阿拉伯国家必须找到新的方式,加强自己的防务安全。这样的地缘政治格局改变,促使沙特选择推进与巴基斯坦的协议签署。

从巴基斯坦的角度来说,催化剂则是以色列对伊朗的远程打击。

章节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巴基斯坦的担忧是伊朗与巴基斯坦接壤,伊朗被攻击,让巴基斯坦提高了警惕。

协议对两个国家有什么好处?

章节根认为,长期以来,巴基斯坦作为唯一一个拥有核力量的穆斯林国家,与沙特签署这一协议,显示出穆斯林国家之间的紧密关系,巴基斯坦也因此可以获得沙特更多经济上的援助。

另外,在印度在南亚地区的强势地位下,这一协议对巴基斯坦的“向西看”战略,是一次重大的突破,能够大幅度密切巴基斯坦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对沙特来说,与一个拥核国家达成这种高规格协议,进一步提高防务水平也是符合其目前对于安全防务的进一步需要。

章节根认为,此次协议是两国多年防务关系在特殊外部环境下自然演变的结果。

红星新闻记者范旭实习记者卿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