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印度空军表示将追加采购114架阵风战机,因为其在“朱砂行动”中表现出色,曾击落巴基斯坦发射的PL-15导弹。有人据此认为5•7空战的结果,并非如之前所说的印军被击落6架,其中3架阵风。因为印度追加采购阵风,就认为阵风没被击落是有点道理的,但不多。 印度为什么买阵风?理论上,印度可以选择的范围很广,包括俄罗斯的苏-57,美国的F-35,甚至韩国即将服役的KF-21,这些战机的单机作战能力是一定强于阵风的。而且114架的采购量,绝对足以让三家转让生产线。看上去印度没理由接着买战场上被J-10C压制的阵风,但军售市场里,不只考虑武器本身性能,还要考虑地缘政治因素、体系化作战整合能力、后勤保障压力等。这里就简单分析一下: 1、随着近十几年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已经将自己视为全球玩家,上世纪那种单独依赖苏制武器的状态已经不符合他们的人设,也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了。他们不能再将国防命脉交到中美俄的某一国手中,因为这三国也是全球玩家,印度和他们迟早会有利益冲突。比如,之前有中印边境争端,现在有美印贸易争端,以后会不会有俄印非洲争端也很难讲。所以不单单是当下,以后也很难看到印度在其国防基石层面的装备上采购美俄产品了。 2、阵风战力虽然不及美俄产品,但法国有个优势,他们只在北非还挣扎着保留一些影响力,其他地方基本上看不到身影了,和印度出现利益冲突的概率小,所以能保证关键时刻装备不掉链子。虽然这方面法国人表现的也不咋地,马岛战争时,法国人扣着阿根廷的导弹不发货,也是坑了阿根廷一把。但美国人更坑,他们真的会直接远程把你手上的装备锁了。相比美国人的100步,印度宁愿选择法国的50步。 3、要说俄罗斯的苏-57其实真是适合印度,玩了几十年的苏制飞机,能组装、能维护,买苏-57也不需要另外搭建新的后勤体系,印度还有现成的俄制预警机和导弹系统。但买苏-57却有两个天坑填不上: 一是欧美的反应,印度现在不过是倒手卖点俄罗斯石油赚点钱花,就被美国额外课了25%的关税,美国还要求欧盟和G7对印度课100%的关税,要是这时候宣布采购俄罗斯战机,那欧美能联手把印度往死里整。 二是体系作战的整合能力。阵风这次败在J-10C手上,很大程度是我们属于体系作战,阵风单打独斗,双方不在一个量级。所以印度现在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体系作战能力,这方面美法都比俄罗斯有优势,俄罗斯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已经落伍了。 4、后勤保障体系压力。印度空军的主力战机目前是法制阵风、俄制苏-30和自家光辉,需要三套后勤保障体系。而一旦采购美制F-35,又要加新的后勤保障体系。弹药不通用,备用件不通用,这得花多少钱才能玩的转? 综合起来看。 考虑地缘政治因素:美俄出局。 考虑战机性能因素:法国出局。 考虑体系作战能力:俄罗斯出局。 考虑后勤保障体系:美国出局。 比较一下出局次数,美俄法2:2:1,法国胜出。当然印度要想完成体系作战能力的建设,还需要美欧制式的防空系统、更新预警机、建立自己的卫星网络。前两个好解决,买美制爱国者防空系统和预警机,既避免了单靠法国,又能给美国送点钱花,还能借助美国信息化作战整合能力,一举三得,美哉!至于卫星系统,等吧,总会有的。 所以,接下来几年,如果看到印度以突破军迷想象的价格购买美国防空导弹和预警机,不用惊讶,那里面的服务费才是大头。真的服务费,不是辛格专员和史密斯专员拿走的那种。 法国阵风战机 印度战机 阵风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