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雷山社区门把手“摆烂”?银发智囊团十分钟“救场”

近日,雷山社区大门把手突然松动掉落,既影响居民进出,还留下安全小隐患。刚好在社区纳凉的“银发智囊团”老同志们发现后,立马主动站出来,接力把问题解决了。

看到大门把手晃晃荡荡,有维修经验的汪师傅一看就知道是螺丝松了,笑着说:“这事儿简单,咱们回家拿点工具,很快就能修好!”说完,几位老人分头行动,有的回家取螺丝刀,有的特意带来新螺丝,没用十分钟,就带着工具回到大门前。维修时,老人们配合得特别默契。汪师傅、魏师傅扶稳把手,石师傅、刘师傅拿着螺丝刀对准螺丝拧紧,旁边的赵阿姨则提醒进出的居民注意安全。虽然天气有点热,但大家手上动作没停,短短十几分钟,松动的把手就被牢牢固定好,大门恢复了正常使用。“本来还想着联系维修人员,没想到老同志们这么快就搞定了,太省心了!”社区工作人员连连点赞。汪师傅摆摆手说:“都是小事!现在社区跟‘家’一样,看见家里有‘小毛病’,哪能不管?能为社区搭把手,我们心里也高兴!”

这话里的“家”,正是雷山社区近两年最珍贵的变化。从前居民把社区当“过客”,是因为“问题难解决、反馈没回音”;如今大家把社区当“家人”,是因为社区把居民的事真真切切放在了心上——大到水泵房维修、新建,小到花坛改造、增设休闲座椅,只要居民有需求,社区总能第一时间响应、落实。慢慢的,居民心里的“距离感”没了,遇到事不再“等靠要”:纳凉时会主动留意社区设施,发现问题就跟社区说;看到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也会像“银发智囊团”这样,撸起袖子就上。

一把修好的门把手,看似是件不起眼的小事,却藏着雷山社区最暖的“大家庭”底色:社区用一件件便民实事拉近距离,居民用一次次主动担当回应暖意。当“退休不褪色”的老同志们把社区事当成“家里事”,当“你为我办实事、我为你搭把手”成了常态,整个社区便充满了烟火气与归属感——这,就是雷山社区最有灵魂的“温暖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