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旁,志愿者熟练地将分类垃圾投入智能回收箱;终点补给站,可降解餐具取代一次性塑料制品;赛后,废弃横幅、号码布被回收加工成环保袋……自2023年起,衡水市将“无废”理念深度融入衡水湖马拉松赛全链条,这些场景成为生动注脚。
7月25日,国内首个《“无废马拉松”赛事技术导则》地方标准在衡水落地实施。这一标准的出台意义重大,2025衡水湖马拉松赛作为该文件实施后的首场马拉松,无疑是站在了绿色体育赛事发展的新起点上,为赛事环保实践的系统化、规范化推进筑牢根基。
2025年衡水湖马拉松赛以“逐梦衡水湖,PB马拉松”为口号,将“无废理念”进一步深度融入赛事全流程。筹备阶段,组委会借助线上平台发起“无废参赛倡议”,鼓励选手自带水杯、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并在赛场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选手做好垃圾分类,从源头减少废弃物产生。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体现了赛事组织者的环保意识,更激发了选手和观众参与环保的热情,营造了良好的绿色赛事氛围。
来自石家庄的跑者李威,对赛事“无废”细节感触很深:“我参加过2次衡水湖马拉松,这里的赛道边有清晰垃圾分类点,还有志愿者引导。补给站用可降解杯,提醒适量取用。今年我带可重复用软水壶,工作人员直接注饮品,方便又环保。”
为构建完善的赛事减废体系,衡水市精准识别赛事筹备、举办、收尾各环节的产废点,打造出覆盖组织管理、资源利用、垃圾处理、宣传推广的全方位减废模式,最终形成《“无废马拉松”赛事技术导则》。这一体系为国内体育赛事绿色转型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让赛事在成功举办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无废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无废马拉松”赛事技术导则》的实施正成为体育赛事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的催化剂。衡水正以此为契机,全力冲刺全国体育赛事绿色发展标杆城市的目标,续写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