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裹小脚的她竟然在长征途中诞下了一个女婴,产后的恢复只能寄希望于草地上的嫩芽,谁能想到,这位历经磨难的母亲,最终竟活过了101岁。 陈琮英出生在1902年,家里穷,母亲在她2岁时去世了,父亲陈艺轩在外教书挣钱,她跟着兄嫂过日子。兄嫂管她吃住,她从小就帮着干家务。 12岁那年,按照旧习,她进了任家,当了任弼时的童养媳。任家在湘阴,也不是大富大贵,公婆朱氏和任裕道待她还算和气。 她就这样在任家安顿下来,每天忙着洗衣做饭。任弼时小她两岁,两人从小玩到大,关系慢慢亲近起来。 任弼时16岁时,1920年背着包袱去上海读书。陈琮英在家织了两双厚袜子给他带上,当作送行礼物。她后来去长沙一家袜厂打工,挣点钱寄给他。 任弼时在上海接触新思想,参加学生运动,但没忘家乡的人。几年后,1926年,在组织帮忙下,陈琮英北上上海,两人办了简单婚礼。 她也加入了共青团,从老婆变成同志,两人一起干革命工作。婚后没多久,1927年四一二事件爆发,形势紧张,两人开始东躲西藏。 1928年,任弼时被抓进牢里,陈琮英四处托人,卖掉家里的东西,甚至当掉耳环,凑钱营救。靠着多方帮忙,任弼时出来了。 但祸不单行,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得肺炎没了,小小的孩子就这样走了。陈琮英擦干眼泪,继续跟着丈夫干地下联络。 1934年,长征开始了,她把孩子托给乡亲,裹着小脚上了路。队伍里她负责机要,背着密码箱,确保消息通畅。这段日子,对她来说是真考验。 长征路上,陈琮英脚磨破了,还得咬牙走。她是队伍里个头小的那个,但从来不掉队。任弼时得疟疾,躺担架上,她就守在旁边,帮着照顾。 1935年11月,在阿坝一带,她怀上了孩子,队伍继续往前,条件越来越差。次年7月,她爬独木梯时摔了跤,傅连暲医生赶紧来检查,还好没大事。 她在藏民的土房里生下女儿,取名远征。那地方没床没药,就铺草席凑合。 生完孩子,陈琮英没奶水,婴儿饿得哭。朱德钓鱼熬汤给她喝,战士抓鸡炖汤补身子。她就靠这些慢慢缓过来。过草地时,吃的少,她摘嫩芽嚼着吃,补充点养分。 脚肿了,她就缠布条,继续抱孩子走,任弼时病好些了,也帮着哄孩子。 长征结束后,陈琮英跟部队到陕北,继续机要任务。任弼时1938年去苏联治病,她在家带孩子,通过信保持联系,他在信里叮嘱她注意身体。 1940年,儿子远远在延安出生,她管着几个孩子的生活。1950年,任弼时脑溢血走了,才46岁。陈琮英一个人拉扯四个孩子:远志、远征、远芳、远远。 她把他们一个个教育好。 任远志后来搞教育,任远征干科研,任远芳从医,任远远也进科研领域。陈琮英晚年住北京,生活简单。她的故居在长沙北山镇成了文物点,用来教育人。 2005年陈琮英去世,享年10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