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李世民临死前对儿子交代:这个人太厉害,如果你镇不住,就杀了他 能让一代雄主李世

李世民临死前对儿子交代:这个人太厉害,如果你镇不住,就杀了他 能让一代雄主李世民在临终之际还这般忧心忡忡,郑重告诫儿子的,正是唐初名将李勣,也就是民间所熟知的徐茂公。这背后,藏着的是复杂的君臣关系和帝王的深远谋划。 李勣可太有能耐了,他出身瓦岗军,早年便在战场上崭露头角。在隋末那个天下大乱、各方势力混战的年代,李勣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在瓦岗寨站稳脚跟,积累了不少威望。后来,瓦岗军走向衰落,李勣顺应局势归降唐朝,开启了他在大唐的辉煌征程。 他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平定窦建德、王世充这些割据势力的时候,那叫一个神勇,立下了赫赫战功。就拿平定窦建德来说,当时窦建德势力强大,是李世民统一路上的一大阻碍。李勣在这场战役里,出谋划策,带领士兵冲锋陷阵,为最终击败窦建德立下汗马功劳。在治理地方上,李勣同样有一手。他到了地方任职,总是把民生放在首位,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开垦农田,使得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口碑极佳。 这样一个有能力、有威望的臣子,李世民自然是又爱又怕。爱的是他的才能,在打天下和守天下的过程中,李勣都能发挥巨大作用;怕的是,一旦李勣心怀不轨,以他的能力和威望,很可能会威胁到大唐的江山社稷。李世民自己是一代英主,手段、谋略样样不缺,能镇得住李勣。可他的儿子李治,性格相对温和柔弱,李世民难免担心李治驾驭不了李勣。 李世民临终前,把李治叫到跟前,说出这番嘱托,就是想给儿子一个保障。他先是把李勣贬到偏远的叠州任都督。这一招,既是试探李勣,也是在为李治铺路。他跟李治讲,如果李勣接到命令后,二话不说马上赴任,那就说明他没有异心,等自己去世后,李治可以把李勣召回重用,这样李勣就会感激李治的知遇之恩,死心塌地为李治效力;但要是李勣犹豫观望,不愿意去,那就说明他有反心,李治必须立刻杀了他,以绝后患。 李勣接到被贬的圣旨时,心里肯定是五味杂陈。但他何等聪明,瞬间就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他没有丝毫犹豫,简单收拾行囊就奔赴叠州。他这一去,等于是给李世民吃了颗定心丸,也为自己赢得了生机。 李治登基后,按照李世民的安排,召回李勣并委以重任。李勣也确实如李世民所料,对李治忠心耿耿。后来,李治想要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大臣大多反对,李勣却表态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李治坚定了立后的决心,巩固了李治的统治。 从李世民对李勣的态度和安排,我们可以看到封建帝王对权力的极度重视和把控。在他们眼里,江山社稷的安稳高于一切,哪怕是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功臣,一旦有威胁到统治的可能,也绝不姑息。对臣子来说,在展现才能的同时,还要时刻揣摩帝王心思,稍有不慎,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这封建朝堂上的君臣关系,真是充满了算计与无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