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快讯!快讯! 欧盟突然宣布了 9月16号,欧盟委员会官宣了——要对中国出口的PE

快讯!快讯! 欧盟突然宣布了 9月16号,欧盟委员会官宣了——要对中国出口的PET纺粘无纺布发起反倾销调查。 ​这事的由头,是两家欧盟企业Freudenberg和Johns Manville在8月8号提的申请。欧盟那边的说法是,中国这些产品可能是以低价往他们市场里冲,挤得本地企业不好过,所以才要查。涉及到的产品,海关编码里有5603 13 90这些。 ​查什么呢?2024年7月到2025年6月这段时间,要看有没有倾销;从2022年初开始算,得判断有没有给欧盟本地产业造成损害。初步结果大概7个月内会出来,最多不会超过8个月。 这事儿听着耳熟吗? 欧盟又抡起贸易大棒,中国企业早就见怪不怪。每次都是同样的剧本——打着"公平竞争"的旗号,干的却是保护主义的勾当。 Freudenberg和Johns Manville这两家欧洲巨头,嘴上喊着受委屈,背地里怕是笑开了花。毕竟调查一旦开始,中国企业的订单就可能黄一半。 看看数据就明白怎么回事。 中国年产无纺布超过5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40%以上。我们的价格优势来自完整的产业链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不是什么恶意倾销。 欧盟自己生产成本高出30%,竞争力跟不上就想耍赖。这种套路,我们见得多了。 还记得十年前的光伏案吗? 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结果自家光伏安装成本暴涨,不得不悄悄取消关税。现在又来这套,真是记吃不记打。 无纺布是医疗防护、环保包装的重要材料,欧盟这样搞,最后埋单的还是普通消费者。 调查周期长达8个月,这招最毒辣。 就算最后证明中国企业清白,这段时间也足以让欧洲客户转向其他供应商。商业竞争讲究时机,欧盟这是明着耍阴招。 但我们早就不是吴下阿蒙。去年中国无纺布行业研发投入增长25%,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 全球化走到今天,欧盟还在开倒车。 数据显示,中欧贸易额每天超过20亿欧元,搞贸易摩擦只会两败俱伤。中国制造的优势是拼出来的,不是谁施舍的。 我们有底气应对任何调查,也会继续开拓新兴市场。世界这么大,不缺欧盟这一个买家。 这场博弈关乎的不仅是无纺布。 这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试金石,更是全球贸易规则的主导权之争。我们要用实力说话,用产品证明。 七个月后见证分晓,但无论结果如何,中国制造前进的脚步都不会停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