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打造“枫桥利民调解室”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和林格尔县政法委创新推出“网格党小组+网格员+单元长”的“铁三角”微治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枫桥利民调解室”,整合业委会、物业企业、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共同协调社区事务,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新样本。通过“前端摸排—中端联动—后端跟踪”全链条闭环机制,实现基层治理既有速度也有温度。

在和林格尔县城关镇广通路东侧,有一个占地面积仅0.8平方公里的社区——利民社区。社区内的蓝山国际小区建于2013年,常住人口几千人,是全县规模最大的住宅小区。近年来,随着小区人口密度增大、居民结构复杂以及基础设施逐渐老化,社区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调解机制难以应对。为此,调解室依托“铁三角”微治理体系,推动社区工作从“被动接诉”向“主动发现”转变。利民社区工作人员与楼栋长、单元长每日手持台账开展巡查走访,主动倾听民意、收集诉求。针对集中反映的屋顶渗漏、监控缺失、路面不平等问题,社区启动专人跟踪机制,以“前置服务”筑牢民生保障网。

社区网格员在排查中发现小区居民高先生长期闭门不出且夜间时常高声自语,严重影响邻里生活。经多次沟通未果,社区网格员主动定期上门对其开展健康监测与情绪关怀,并协调楼栋长持续关注。这一举措不仅避免了潜在矛盾,更传递了社区的温暖。

基层矛盾往往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单靠社区难以彻底解决。“枫桥利民调解室”通过联动住建、司法、公安等部门,形成协同调解合力,真正让群众的“揪心事”有了“解题人”。

“你看这墙上的裂缝,让人住着心里发慌!”居民邢先生因邻近公寓施工导致房屋出现裂缝,多次与开发商协商无果,情绪激动之下找到社区。调解室接到反馈后,迅速上门勘查,并推动专业机构进行责任鉴定,结果显示,裂缝与工程建设有直接因果关系。随后,调解室联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司法局、派出所等部门多次协调,最终开发商承担相应责任,支付2000元修复费用,纠纷得以化解。“调解员特别负责,前前后后跑了好几趟,现在问题解决了,我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邢先生感慨道。

记者了解到,调解室不仅注重个案化解,更着力构建“整改—反馈—优化”闭环机制,实现治理的持续优化。社区通过“铁三角”体系做到“三个及时”:及时告知进度、及时说明难点、及时反馈结果。同时,借助多部门联席机制,将分散的民生需求转化为可量化、可追溯的整改项目,真正实现“居民点题、社区吹哨、部门答题”的良性互动。

在“枫桥利民调解室”,调解员们以精准摸排的“精度”、联动破题的“力度”和长效跟踪的“温度”,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让和谐深植社区。他们用真诚化解隔阂,以倾听抚平纠纷,使“枫桥经验”在基层生根发芽,让居民们的生活充满踏实与安宁。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韩舒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