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调研速递|光启技术接受申万宏源等125家机构调研 披露多项关键要点

9月18日,光启技术在顺德709基地接待了申万宏源证券、长江证券等125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的特定对象调研与现场参观。公司董事长刘若鹏博士、董事会秘书周建林先生等相关工作人员参与接待,围绕公司发展历程、技术应用、合作项目及未来规划等方面与投资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回顾历史贡献,展现行业担当

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博士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走向未来”为主题,回顾了自“九一八”事件以来中国航空航天尖端装备的发展历程。90多年前,我国航空航天尖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海外老旧机型,而如今已实现自主研发并持续迭代。在此过程中,光启技术及创始人团队以上游原材料为起点,打造了多个以超材料技术为核心的能力平台,包括6000项专利、728.8亩产业基地等多项成果,克服技术与量产瓶颈,助力航空航天尖端装备实现跨代升级,全方位超越海外相关装备。

携手华为,开拓民用领域前景

在民用领域,光启技术与华为在智能汽车检测领域展开合作。公司打造了覆盖智能汽车全尺寸、全频段的测试环境,通过专业航空航天级紧缩场与高精度多维度转台,模拟真实通信场景,依托超1万个角度的信号验证,为华为智能汽车提供整车通信性能验证,使其获得全球首个“整车通信性能S级认证”,解决传统测试方法精度低、效率慢的痛点,为华为智能汽车提供性能背书,也为自身民用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解析超材料技术,凸显独特壁垒

超材料本质是通过微观设计与制造实现宏观材料结构超性能的新技术。其产业化是逆向设计过程,需从应用需求出发设计材料及工艺制备方法与专用设备。与传统行业不同,超材料从微观编辑到批量生产各环节均是非标、定制化的。这使得规模化生产考验企业自主设计、制造及垂直穿透能力,成为光启技术最具不可替代性、附加值较高的环节之一。

0量产技术,多重战略意义

光启技术的量产技术2.0孵化周期约10个月,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在控制资本开支前提下实现产能柔性扩张;通过工艺升级与流程优化,涵盖上下游160余项工艺改进,不同生产环节效率提升超30%,预计年底完成第一阶段升级目标,明年半年度实现全体系技术迭代;为未来扩产提供可复制技术范式,验证通过技术升级提升产能的路径。

多维度增长驱动,无人机进入新阶段

光启技术未来增长来自多方面:尖端装备渗透率持续提升,产品在装备体系价值占比跃升,形成可持续增量空间;超材料技术应用场景横向拓展,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市场化竞争壁垒强化,全产业链布局与规模化生产优势将进一步体现。此外,公司无人机已完成外场试飞测试,各项性能指标达标,进入试生产阶段,未来将依托超材料核心技术打造覆盖相关领域的体系。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