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在头条赚钱了吗? 我今天收入了7.8 那你高兴吗? 高兴,从无到有 从几分几毛到几块 在进步了呀! 收益在提高了 还想再进一步吗? 以前我在奶茶店打工的时候也这样。每天盯着手机里收到的每一笔转账,一块二、两块五,攒在一起就变成一天的工资了。 现金时代可能连这么零碎的钱都懒得算,手机一到钱就"叮咚"一声,反而让人特别在意这些小数字。 有次跟老乡吃饭时提过这事,他说农村种地的时候哪想过这些。现在城里打工,连两块钱都要掰成两半算了。 不过他倒是看得很开,说这些零碎钱能养家糊口就行,不用天天琢磨发财的事。 前两天刷短视频,看到有人专门记录每天收入。有人卖凉皮一天七八十,有的送外卖下雨天能赚大几百。 说实话挺佩服那些能找到稳定门路的,可大多数都是靠手勤脚快才能多赚点。 支付宝最近发的报告说,有好多人平均一天收入不到十块的。这数字听着吓人,但细想也有道理。 像广场上卖气球的奶奶,路边擦鞋的叔叔,他们确实只能赚这么点。不过能维持生活就行呗,总比没收入强。 有个做手工的小姑娘告诉我,她把每天赚的几块钱记在本子上。攒着攒着发现,一个月也能拼成一两百块。这让我想起学校老师说过复利效应,原来存钱也是这样,积少成多。 有时候想,要是每个人都能把每天赚的几块十块详细记下来,或许能看出些规律。比如工作日和周末的差别,晴天雨天对收入的影响。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市场规律吧,可大多数人哪有闲心研究这些。 上个月看见新闻说有个送餐的骑手装了自动记账app,连小费都要分分钟记录。他说这样晚上能看图表,知道自己哪儿该多跑哪儿不划算。 技术发达是真好,可要花太多时间折腾这些,不如多接单来得直接。 现在外卖平台有新任务奖励,送满二十单加五十。有哥们儿说这个月多加了三个五百块的任务,不过要连续跑三天凌晨。这活太硬了,我算了算根本没法坚持,还是踏踏实实接顺路单实在。 最近发现很多小店开始用微信语音收款码,嘀一声就到账。这种即时反馈其实挺有意思,感觉钱就像沙子一样慢慢积累进罐子。不过有时候明明该到的钱没到,又要各种查,麻烦是麻烦点。 晚上路过夜市,看见摆摊的夫妇在收拾桌子。男的数着找零的硬币,女的在旁边记本子。他们俩说话轻声细气的,应该是怕被人听见收入情况。这种事挺常见的,谁还没个收入隐私呢。 听说有些地方能领政府补贴,但填表过程像天书,很多老人根本不会弄。倒是那些文化程度高的打工者,懂得利用这些政策,可能每个月能多拿几百块。这算是知识改变收入吧。 昨天跟快递小哥聊天,他说跑快递五年,现在开始帮别人代收包裹,每单赚一毛。这种微小的收入加起来,说不定比单纯送快递收入还高。慢慢来啊,急不得。 便利店门口的扫地大叔有年头了,每天固定收入八百多。问他为啥不换高薪工作,他说这份活轻松,下雨天不出门。原来收入多少无所谓,图的是安稳,这个角度确实想得开。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本账,赚多赚少总要自己过得去算了。有时候看着账户里多出几块钱,心里美滋滋的,比啥都值得。这大概就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