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把一座城的晨昏与春秋收进镜头

转自:沈阳晚报

●推荐人:时海波(旗袍拥趸)

●推荐地:中街方城

●推荐理由:在这里,时光与先锋于针脚间缝纫岁月,传统与现代不是对峙而是相融。

红墙不语,却听过万千市声;灯火有声,照亮每一个携故事而来的行人。

在中街方城,不必赶时间,也不必专业设备,只需一颗闲心,一部手机,便能将其最诗意的片段,收进取景框内。

他日,回看那一张张照片,你会蓦然微笑:那日的风,都仿佛带着中街特有的甜。

笔者推荐以下六处街角,他们如同六枚深情的书签,标记出一座城的厚重与鲜活、市井与文艺、往昔与当下。

●长安寺胡同:红与香的软糖时光

从中街地铁站出来,往东踱200米再左转,风先送来糖炒栗子的甜,接着长安寺胡同的烟火气就撞进眼里。

胡同口那座巨型红色爱心,红得像姑娘笑时的脸颊,旁侧小吃街飘来的烤串香,绕着这抹红打了个转,把潮流的鲜亮和市井的暖柔,揉成了一块入口即化的软糖。

下午三时的阳光最温柔,入夜后灯光缀满胡同,恍惚间竟分不清是浪漫走进了现实,还是心跳落进了夜色。

●中央里:灯笼下的市井暖画

中央里的热闹,从来不是吵嚷的,而是裹着最地道沈阳味儿的暖。

“我沈阳”的标识在灰墙老窗之间格外醒目,像一句坦然告白,写给这座城市最日常的浪漫。

建议傍晚前来。暮色四合时,灯笼的光不像灯光,倒像一种温度,空气里浮动着食物的香气,恍惚间如同踏入奶奶家的旧厨房——暖得让人心软。

●盛京龙城:红墙下的古韵闲情

从头条胡同往北走,红墙木檐,飞翘如词,沉静如诗。盛京龙城的建筑语言,是沈阳不能错过的古典注脚。

·蹲低仰拍,让灯笼与屋檐交错成画;

·夜间点亮夜景模式,红光映木纹,恍如听得见历史的风声。

·你若愿更进一步,可租一套汉服,侧坐门槛,或倚雕窗。风起时衣袂轻扬,那一刻,你便成了沈阳古韵的一部分。

·别忘了去东侧的沈阳方城游客中心,领张免费地图再盖个章——小小的印章盖在纸上,这趟寻古的路,就多了个甜甜的纪念。

●喜唐酒吧外墙:白墙黑字的街头爽快

从盛京龙城往西走100米,喜唐酒吧的外墙就撞进眼里——灰墙白字,只书“沈阳”二字。没有冗余装饰,没有刻意文艺,如沈阳人性格中的直率与明亮。

下午二至四时的光线最为亲和,如同老友,陪你安静构图,慢慢调整。

●恒隆东侧胡同:涂鸦里的青春冒泡

恒隆东侧的胡同里,藏着一整个青春的模样——墙面上爬满了红的、蓝的、粉的涂鸦,像把年轻人的欢喜,都泼洒在了墙上,风一吹,连空气里都透着朝气。

·泡泡玛特墙俏皮可爱,穿简单衣服,与卡通IP互动,让自己退回童年的天真场景;

·文字墙写满态度,握一杯奶茶坐在台阶,等风来,便是青春最好的模样。

●盛京大家庭:一处装下多元欢喜

要是想在一个地方,把多种风格都装进相机,盛京大家庭准是不二之选,像个装满惊喜的百宝箱,等着人去发现。

·B1层“沈阳贼美”字样可从二楼俯拍,指尖触字,笑意生辉;

·工业风街区适合工装穿搭,金属、管道、灯光交错,复古又硬核;

·4楼故宫观景台不可错过——午后阳光温柔,将故宫琉璃瓦与现代高楼一同纳入镜头,一张照片,沈阳的古今完成对话。

一点感受

美食是引子,建筑是语言,而真正让你眷恋的,是砖瓦之间的故事、人影交错的生活。

愿你在这里,遇见一束恰恰好的光,记录一段恰恰暖的回忆。

愿中街方城的诗意与温暖,陪你走更远的路。

沈阳,正等你以脚步丈量,用镜头爱上——从清晨到日暮,从市井到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