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将在安徽合肥隆重开幕。本次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期间将举办开幕式暨主旨演讲、重大项目对接以及“十四五”制造业发展成就展示等一系列重要活动。
为保障这场国际盛会的电力供应安全可靠,国网合肥供电公司从绿色能源供应、供电安全保障和电网智慧运维三大方面全面发力,构建绿色、安全、高效的电力保障体系,全力护航大会顺利举行。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对低压发电车和应急电源车进行调试检查
绿电赋能
打造低碳会展新样板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再次实现全绿电供应。近日,在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协助下,大会主办方成功采购700张绿色电力证书,这些绿证对应来自内蒙古阿拉善风电场的70万千瓦时清洁电力,为本次大会注入鲜明的低碳元素。
绿电,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几乎不排放二氧化碳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主要包括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而绿证就像是每一度绿电的“电子身份证”,确保其来源清晰、可溯源。据统计,本次采购的70万千瓦时绿电,预计可节约标准煤23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04吨。自2023年首次实现全绿电办展以来,世界制造业大会累计消纳绿电已超过160万千瓦时,为国内外大型会展低碳化转型提供了“中国样本”。
合肥绿色能源消费市场的迅速成长,是绿色会展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撑。截至今年8月底,合肥地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已突破671.67万千瓦,占全市电源总装机容量的53.97%,新能源已成为合肥电网最大电源类型。今年1-8月,全市共有652家企业参与绿电交易,绿证成交166万张,交易电量达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绿色发展动能愈发强劲。
为进一步打通绿电消费“最后一公里”,国网合肥供电公司于今年上半年完成合肥虚拟电厂能源聚合商资质注册,实现与安徽省电力交易平台系统互通,获得绿电交易资格,并在5月份成功完成首笔交易。
会议期间,国家电网展区专门设置绿电交易展台,现场为企业解答绿电购买、使用等相关问题,帮助更多企业通过绿电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此外,合肥各个供电营业厅也开设了“新能源+绿电绿证”一站式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流程指导、平台操作等全方位服务,精准响应企业绿色转型需求。
智慧保电
实现供电全程可控可视
为实现本届大会供电“零失误、零差错、零停电”的保电目标,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在总结前七届大会保电经验的基础上,全新打造了“数字化保电指挥中心”应用,构建起“智慧指挥、全景可视、人员可控、数据可溯、气象可预警”的数字化保电体系,推动供电工作向更规范、更安全、更智慧全面升级。
“以往制定保电方案,仅文字方案就达数万字,翻阅查找非常不方便。”公司市场营销部专责张俊介绍,“今年我们依托‘电网一张图’平台,整合指挥流、视频流、拓扑流、人车流、数据流、气象流等数据资源和信息,既实现保供电设备的全透明监测,也能对保电措施实施全过程管控,为分析决策提供便利。”
在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清晰显示出27个保电场所的分布情况。任意点击一个场馆,其上级电源点、供电线路、保电人员及车辆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张俊边操作系统边介绍:“每个人形图标对应一名保电人员,可查看其姓名、联系电话及所在位置,实现保电远程实时管控。点击图标边的电话标识,还能一键发起视频通话,为远程调度指挥提供高效支撑。”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利用“智慧保电大脑”开展保电工作
“数字化保电指挥中心”应用的核心优势在于保电设备全链路监测。工作人员点击任一保电场所,即可掌握该场所完整供电路径,路径上所有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房及现场应急电源车的实时监控画面、电压电流数据等关键信息,均能通过系统高效采集并同步展示,助力保电人员精准掌握每台设备运行状态。
此外,该应用还接入专业气象数据,实时更新未来72小时天气情况。依托气象预测功能,可提前两小时智能研判保电场所周边变电站、线路的运行风险,自动生成预警信息,协助工作人员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
科技赋能
智慧运维守护电网安全
“现在有了智能巡视系统的帮助,巡视工作高效多了。”9月18日,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值班员陈浩东通过“变电站区域型远程智能巡视系统”对大会场馆涉及的重点变电站内设备进行远程“体检”。他表示,这套系统可使得运维人员“足不出户”精准掌握设备状态,全站巡视时间从过去的2个多小时缩短到半小时以内。
目前,该系统已经基本覆盖本次大会所有保电变电站。通过部署的高清云台、红外云台等监测装置,系统可自动完成设备监视、运行数据抄录与分析;再配合巡检机器人、无人机等装备,可替代人工完成设备外观检查与红外测温,精准捕捉设备异常信号,让变电站运维更加精细高效。
变电站无人机开展自动巡视
配电网连接用户“最后一公里”,同样不容忽视。18日下午,一架无人机从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包河供电分公司屋顶的无人机巢起飞,对大会场馆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配网线路及电力设施周边城市建设点开展自动化智能巡视。
在包河供电分公司值班室,监控屏幕上实时呈现无人机传回的高空线路实景、红外图像、实时飞行高度等画面和信息,后台系统同步进行隐患识别与外破风险监测。大会期间,无人机每天定时对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周边供电线路执行两次精细化巡视,全力保障供电平稳。
9月初,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已组建电网调度、运检保障、优质服务等8个保电专项工作组,将27个保电场所划分为1个特级、22个一级和4个二级保障场所,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预案。同时,对涉及保电的34座变电站、22座开闭所和78条10千伏及以上线路开展“地毯式”巡视,成功消除隐患60处,全面提升重点区域供电可靠性,为大会召开筑牢坚实的电力防线。
李明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