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特别是中关村众多的标签中,“创新创业”是一张王牌。
“我是一个‘老’中关村人,在这里创业了33年。小米,也是土生土长的中关村企业。”
“感谢北京这⽚创新沃⼟,感恩北京孕育了小米,成就了小米。”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每次深情回忆起15年前出发的那一幕,就心潮澎湃:“2010年,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在很小的一间办公室就开始创业。中关村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一个十几个人的小公司从创办之初就心怀天下,希望做全球市场……”
涌动着创新与创业的激情因子,闪耀着梦想与实干的时代光芒。有人若问,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理想之城”什么样?放眼望去,答案就在北京,就在中关村这个地方。
从0到1的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
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向源头要活水。
北京及中关村打造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促进更多“从0到1”的源头性创新成果涌现——
建设AIforScience通用基础平台“四梁”,完成540比特规模的超导量子芯片制备;
发布全球首款纯电驱全尺寸拟人奔跑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
产出全球最大自动驾驶平台Apollo和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平台Brain++;
涌现第三代“香山”高性能处理器核、国内首个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全球首个治疗肝衰竭的干细胞新药等一批创新成果。
有人说,谈论“原始创新”,人们不能只谈论“从0到1”,还要关注“从1到N”,不能只看“装置”,还要有赖于“机制”。
在北京,在中关村,先行先试的转化体制助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