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80后,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直到大学毕业才离开了农村。 家里种地的时候,我还小,但

80后,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直到大学毕业才离开了农村。 家里种地的时候,我还小,但是春夏秋冬种的每一种作物,我都清晰的记得。 麦子收完以后,如果赶上刚好下了雨,那可是种玉米的好时候。如果赶不上下雨,大家就会纷纷带上浇地用的水管,开上手扶拖拉机,顶着炎炎烈日去浇刚刚收完小麦的那几亩地。你会发现不管是大河岸上,还是小湖边上,最不缺的就是浇地机器的轰鸣声。 那个年代没有现在发达,种玉米全靠人工撒种。父亲在前面刨坑,我和弟弟撒种子,母亲在后面负责把坑填上。几亩地,往往需要好几天时间才能完成。 等到玉米发芽,大概长到10公分左右。全家人扑在玉米地里面疏苗。一个坑只能留一颗玉米。如果地里长满杂草,还会拿上锄头到地里除草。我清楚的记得,好多次不小心把玉米苗锄掉了,但是怕挨骂,又偷偷的按上去。 随着玉米慢慢长高,施肥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最让人头疼的就是给玉米施肥。7-8岁的年纪,个子还没有玉米高。清晰地记得那种白花花的化肥,一打开袋子一股刺鼻的气味,被太阳一照,亮的睁不开眼。父亲刨坑,母亲施肥,我和弟弟跟在后面把坑填上。一整天都淹没在玉米地里,叶子扫过稚嫩的脸,总会留下火辣辣的痕迹,这时候如果再出汗,汗水流到玉米叶子扫过的地方,火辣辣的疼。 终于熬到了掰玉米的秋天,虽然不像夏天那么炎热,但是钻到玉米地里,四处不透风,瞬间也能让你大汗淋漓。当然也少不了被已经半干的玉米叶子划的遍体鳞伤。玉米掰完,一车一车从地里拉到院子里,堆成几堆。然后父亲会把玉米秸秆一棵一棵的拔出来,整齐的码放在地里。我们就在家里扒玉米,给玉米编上小辫子,挂在家里墙头上,树杈上,房梁上,总之只要能挂的地方都挂上。 当然,我们也有开心的时候。这个季节的蚂蚱,蟋蟀多的不得了。闲暇之余,我们会到草地里捉蚂蚱,被父亲码得整整齐齐的玉米秸秆用手一掀,数不清的蟋蟀瞬间跳出来,让你不知道先捉哪只好。一只一只用狗尾巴草串起来,不一会儿功夫就能串好几串。晚上回到家,放到锅里一炸,这就是父亲的下酒菜。 如今,地里很少能看见蟋蟀,就连蚂蚱都变得稀少。 我们的童年成了孩子们无法理解的过去,再也回不来了。80年代农村 80 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