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金灿荣说,中国许多人患上了“和平病”。 ​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和平了76年了。于

金灿荣说,中国许多人患上了“和平病”。 ​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和平了76年了。于是,许多人将和平视为理所当然。特别是一些所谓的“精英”,认为中国就应无条件地维持和平状态。 ​实际上,现在国际形势非常复杂,严重。如果我们一味的提倡和平,无条件的维持和平状态,那将是十分危险的。 ​金教授说,如果这种情绪蔓延到军内,警惕性被麻痹了,那将十分危险,国家将遭受重大损失。 ​前几天,某媒体大肆批评某某某“好战”言论,就暴露出某些自认为的精英,心中一味的想着和平,不敢谈论战争。自古就有“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的古训,我国现在周边环境还非常恶劣,这个世界也并不太平。 ​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当前的局势,正确对待战争,这个问题已经迫不及待了。 小区里遛弯的张大爷总说,他小时候听爷爷讲过,1950年那会儿,街坊们敲着锣庆祝新中国成立刚一年,转头就听说美军打到了鸭绿江边。“那时候谁不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可豺狼都堵到家门口了,你不拿起枪,家都没了。”这话糙理不糙——和平从来不是祈求得来的,是靠足够的力量守住的。 现在不少年轻人,手机里刷着和平年代的偶像剧,转头就嘲讽“谈备战是杞人忧天”。可他们忘了,南海的岛礁上,战士们顶着烈日巡逻;中印边境的雪山里,哨兵们裹着厚棉衣站岗——这些人不是喜欢风餐露宿,是知道身后14亿人的安稳,得有人替他们把风雨挡在外面。 那些指责别人“好战”的“精英”,怕是把历史书翻得太浅了。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想“息事宁人”,结果割地赔款;1931年九一八,东北军奉命“不抵抗”,换来的是十四年国难。历史早把道理摆得明明白白:对威胁退一步,就是给豺狼让一步;把“和平”当唯一选项,就是给敌人递刀子。 去年有个纪录片,拍的是边防战士在加勒万河谷的日常。一个00后战士说:“我妈总问我怕不怕,我说怕,但更怕几十年后,我孩子问我‘当时你为啥不站出来’。”这大概就是“忘战必危”最鲜活的注解——不是要主动挑事,是不能忘了“能战方能止战”。 现在国际上,航母编队还在南海晃悠,某些国家的侦察机天天在边境抵近侦察,这些都不是“和平信号”。就像家里门口总有人徘徊张望,你不得检查检查门窗、备好防身的家伙?不是盼着打架,是为了让那些想动手的人掂量掂量:这家人不好惹。 金灿荣教授说的“和平病”,病根就在这儿——把别人的克制当软弱,把暂时的安稳当永恒。说到底,谈论战争不是为了鼓吹战争,是为了让和平更扎实。就像老祖宗传下来的那句话:“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手里有剑,不一定非要出鞘,但必须有拔剑的底气,这才是对和平真正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