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玉坤
穿着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的制服,佩戴着5级辅警的警衔,但贴的警号却是正式民警的警号……大河报·豫视频记者9月18日从周口市公安局获悉,冒充警察行骗的男子刘某已经落网。
9月10日下午3时许,郸城籍男子刘某身穿“警服”进入临近的鹿邑县文化路一烟酒小卖部购买4盒“硬中华”香烟,假装付款打算离开时被80多岁的店主徐老太发现。该男子随即亮明“身份”表示,自己是派出所工作人员,等会过来结账。随即趁人不备,骑上来时驾驶的电动车迅速逃离。眼看该男子迟迟不回来结账,徐老太意识到自己被骗,拨打了报警电话。
接到报警后,周口市鹿邑县公安局意识到这件案子涉及国家机关威信和民警形象,便派出骨干警力,对该案件开展侦办工作。经过初期摸排,民警发现该嫌疑人是流窜作案,涉及多个县区,一时难以锁定其身份。通过鹿邑县公安局视频侦查中心工作人员连续多日的甄别、分析、研判,最终在9月15日上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信息,并捕捉到其正在淮阳区活动。
在警方赶到周口淮阳区找到犯罪嫌疑人刘某的那一刻,他还身着假警服在街头游逛。警方还在其交通工具里缴获了3条刚刚作案时得手的香烟。
据了解,犯罪嫌疑人刘某为无业人员,有前科,曾在2024年以同样原因被拘留。其无固定行骗规律,多挑隐蔽的小商店下手,诈骗物品基本为烟酒,也有面条、绿萝、大蒜种子、烤鸭等一系列小金额物品。每次流窜到一个地区便换上假制服,行骗后再迅速找隐蔽处脱掉。
“这名犯罪嫌疑人的假制服‘漏洞’明显,但大多群众看不出来这些细节,才被其得手。”鹿邑县公安局视频侦查中心尹文告诉记者,正式民警一般不会赊账,更不会靠身份谋私利,普通群众遇到类似情况应先报警甄别,免得上当受骗。